张志公
有些中学毕业生写作水平不够,不能适应参加社会工作或者升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对这件事很关心,教育工作者也很重视,于是在语文课里增加作文次数,要学生多写。
多写,这是完全必要的。不过,写必须以读为基础; 没有正确的、充分的读做基础,光写还是不行的。
读,指的是:朗读,精读,熟读,多读;既指学生自己读,也涉及教师怎样讲,怎样指导学生读。
提高语言能力必须以朗读、精读、熟读、多读为基础,这可以说是古今中外一条共同的经验。
朱熹要求学生从小养成正确朗读的习惯,“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要多诵数遍, 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干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他还要求读书必须逐字逐句透彻理解,进而深入体会,反复揣摩。欧阳修说“为文有三多”,第一就是“多读”,然后才是“多作,多商量”。鲁迅说: “文章怎样作,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英国诗人密尔顿非常重视朗读,他说,从读的情况最容易看出读的人是否真正理解了所读的作品。丹麦语言学家耶斯培森认为学习语言需要背诵,常常背诵才能使所学的词语、句子在记忆里生根。
应该使学生养成大声朗读的习惯。从前,走过私塾、蒙馆的附近,总会听见孩子们呜里哇啦读书的声音,现在,那种声音不大听得见了。在这个问题上,前人的做法是有可参考的。一篇文章,读出声音来,读出抑扬顿挫、语调神情来,比单用眼睛看,所得的印象要深刻得多,对于文章的思想感情,领会得要透彻得多,从中受到的感染要强得多。朗读得多了,时间久了,优秀作品中经过加工锤炼的语言会跟自己的口头语言沟通起来,丰富自己的口头语言,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这些,必然会在自己的书面语言——写作中反映出来。
朗读,应该有基本的要求,进一步的要求,较高的要求。基本的要求是读音准确,句读清晰,不错不漏;进一步的要求是正确地读出抑扬顿挫,语调神情;较高的要求是显示出文章的风格神采。首先要抓紧基本要求,不能好高骛远。有一位老师要学生读苏轼的“大江东去”词,学生把羽扇纶巾的“纶”字读成lun,把“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读成“浪淘一尽千古——风流人物”,此外还有别的错误,教师都没有指出,纠正,倒是批评他没有读出这首词的豪放气概。这样作,恐怕是不合适的。反之,达到了基本要求就认为满意,不肯提高一步来要求,恐怕也不妥当。
一字不苟的精读和略观大意的泛读,是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但是,精读恐怕应该列为主要方面,而泛读则是辅助的。精读就是全面、细致、透彻的理解。读懂了,读熟了,文章里的东西——语言的应用和语言所表达的思想、知识,才能真正为自己所有,写文章的时候,想到一个意思而找不出一个合适的词来表达,或者找到一个词而用得不对,往往是由于读书遇见这个词的时候没有充分理解。造句谋篇的问题也大致类此。中小学学生读书不求甚解的习侈质相当普遍。他们常常抱着大部头的小说急急忙忙、囫囵吞枣地看下去,知道了故事的梗概就拉倒;有些学生,开学的时候领到新发的语文课本,一天之内就匆匆看完一遍,仿佛篇篇都懂,于是老师上课讲解就不耐烦听了。针对这些情况,更有着重强调一下精读的必要。
说到精读,最容易想到确切的理解每个实词和成语典故的意义。这是对的,但是还不够。虚词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为什么这个地方用“往往”,那个地方用“常常”;为什么这里说“即使……也…”,不说“虽然……可是……”;为什么一个地方说“是吗”,另一个地方说“是不是呢”,还有一个地方说“是吧”:这些值得推敲推敲。句子的格式也应当注意。毛主席《改造我们的学习》第二节一开头说“但是我们还是有缺点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为什么不简单些,只说: “但是我们的学习还有很大的缺点”?在这里用“……而且……”这个句子,跟全篇主题思想的表达有什么关系?单句、复句,短句、长句,整齐排比的句子、参差错落的句子,口语化的句子、文言气的句子,合乎固有习惯的句子、 “欧化”的句子:这些,都可能有值得思考的地方。句子和句子的联系,段落和段落的联系,整篇的条理层次:这些,更应当细心解析一番。有些文章里的有些话,不但要充分理解它字面上的意思,还应当理会它含蓄的意思。叶圣陶先生《黄山三天》开头说:“我游黄山只有三天,真用得上‘窥豹一斑’那个成语。可是我还是要写这篇简略的游记,目的在劝人家去游。”一个中学生至少应当看得懂,这里边含蓄着一个意思:黄山是个非常值得一游的地方。并且应当体会出,这样说法比用上两个抽象的形容词,例如“十分美丽”之类,有什么好处。
既说精读,当然要求细致。可是细致不等于繁琐。所谓确切理解实词和成语典故的意义,不一定要把一个个的词语抓出来,下个定义,抽象的解释一番。有人叫学生解释“干脆”这个词,这真有点难为人。当然,下定义、加解释、用术语,不是不可以;有时候也必要,问题在善于区别。当用则用,可不用则不用,总不要离开读懂文章、举一反三这个目的。
既说精读,当然也要求深入。可是深入不等于牵强附会,故作高深。它要求根据文章的意旨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讲得恰如其分。如果每字每句每段都去挖掘字面后边的微言大义,并且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往往会把明明白白的文章闹得玄奥难解,那对正确理解文章的语言和思想是有害而无益的。
熟读的作用大家都清楚,这里就不去多说了。
这里需要再回过头去说说读和写的关系。要写得好,大致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首先,必须有正确的、值得写的意思。否则,无法硬写,硬写也写不好。
其次,必须有丰富的语言材料——记得足够的字、词、成语、习惯语,掌握足够的句子格式。否则,有点什么好意思也写不出来,写不通畅。
再其次,必须有活泼而严密的思路,会用多种多样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否则,只会说一句一句的正确的话,写不成一篇有组织、有条理、有力量、有味道的文章。
怎样才能具备这些条件呢?生活实践、劳动实践、革命斗争的实践是重要的,然而不能单靠那个,特别是中小学学生,年龄、生活范围都只有那么大,直接的实践经验总是有限的。提高思想,开扩眼界,丰富知识,不能不靠多读和仔细认真地读。讲点语言知识,写作方法也是必要的,但那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语言材料和表达能力的问题。记得的词语少,见过的句子和章法少,或者见过不少可是印象甚浅,脑子里了无痕迹,那样,背熟两本语法书、三本写作方法也写不成好文章。办法还是得多读,仔细认真地读。
只有多读,仔细认真的读才能保证打好写的基础。
大家常说,要学唱戏就得张口唱,光念表演术的书,不登台不开口,一辈子也学不会唱戏。这话完全正确。不过,我想补上一条:念了表演术,自己张了口,然而不听别人唱戏,不看别人表演,或者听的看的不多,或者听得看得不认真,还是唱不了戏。同样,要学写文章就得动手写,多多地写,这里也得加上一条:首先,还得读,多多地读,仔细认真地读。
因此,我想,为了提高学生写的能力,首先要抓住读的训练。至于怎样抓,读的训练和写的训练各用多少力量,两者怎样配合,等等,那些具体的教学工作问题,都得根据实际情况去考虑研究。
你是否同意本文的观点?如果同意,不妨把它的精神付诸实践。
在本文中,作者强调精读,指出精读要求细致,但细致不等于繁琐;又指出精读也要求深入,但深入不等于牵强附会,故作高深。前一时期,阅读教学中确有繁琐和牵强附会的现象。但现在纠正了这个现象后,有些地方又出现精读不细致、不深入的苗头。不妨想一想,你是怎样精读的?怎样把握书中提出的辩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