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5年6月1日,法国举行了国葬,二百万人参加了葬礼,哀悼的不是显赫的法国国王,也不是战功卓著的将军元帅,而是一位诗人,他就是《巴黎圣母院》的作者维克多·雨果。
雨果(1802-1885),19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家,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幼时深受母亲影响,政治观点偏于保守,最初的作品都是一些歌颂王朝威仪的颂诗,曾经受到国王的赏赐。20年代受法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政治态度开始转变,文学观点也逐渐从保守立场转向浪漫主义。1827年,雨果发表《<克伦威尔>序》,猛烈抨击了古典主义的种种清规戒律,主张自然中存在的一切,无论是丑的恶的还是美的崇高的,都可以成为艺术题材,并且提出了美丑对照的审美原则,从而使这篇序言成为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宣言。随后发表了包括戏剧《欧那尼》、诗集《东方集》 《秋叶集》在内的一大批具有明显浪漫主义色彩的剧本、诗歌和小说。1 83 1年,雨果完成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
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的十年间,雨果主要从事政治活动,并以社会活动家的身份走访各地,用热情的讲演呼吁人们关心社会贫困,维护人的权利,开始由一个自由主义者变为一个坚定的共和主义者。虽然这一时期,他几乎没有什么创作,但一系列的社会活动使他对法国社会获得了直接感性的认识,并促使他对许多社会政治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这就为以后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1 85 1年12月,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恢复帝制,雨果发表演说,鼓舞民众起义反抗,遭到镇压后,被迫开始了十九年的流亡生活。流亡的生活对雨果个人而言苦不堪言,但对于整个法兰西民族乃至整个世界而言却是一件幸事。“文穷而后工”,这十九年的生活没有磨掉雨果的锐气,也没有让他消沉下去,相反,他的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诗集《惩罚集》《静观集》、大型史诗《历代传说》以及小说《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等相继问世。这些作品想像丰富,色彩浓烈,画面宏大,气势雄浑,情感炽烈,蕴含着向非正义宣战的浪漫主义激情,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性作品。
1870年雨果结束流亡生活回到法国,始终关心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不仅积极投入保卫法兰西共和国的斗争,而且始终关心着巴黎公社运动。1 885年,雨果逝世于巴黎。
虽然雨果是一个浪漫主义作家,但他从来不是一个脱离现实的浪漫主义者。在他的作品中,不缺少激情、想像、夸张和渲染,同样也不缺少对于社会的深刻省察和对弱小群体的关心(不仅关心底层民众,同时也关注弱小的民族的命运,比如我们初中学过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布特勒上尉的信》,表现了他对侵略者的愤慨,对被掠夺者的同情),因此有人评价雨果是“为穷人说话的人道主义作家”“代表了人类的良心”。
《巴黎圣母院》这部小说创作于他的青年时期,是他所有小说中浪漫主义色彩最浓的一部。对于创作的缘起,作者在原版序言中说:
“数年前,本书作者参观——毋宁说是搜索——圣母院时,在一座尖顶钟楼的阴暗角落里,发现墙上有个手刻的字:
‘ANAFKH(希腊语“命运”的意思,编者注)
这几个大写的希腊字母,经岁月侵蚀,黑黝黝的,深深凹陷在石头里面,观其字形和笔势,呈现峨特字体的特征,仿佛是为了显示这些字母系出自中世纪某个人的手迹,这些难以描状的符号,尤其所蕴藏的宿命和悲惨的意义,深深震撼了作者的心灵。
作者左思右想,这苦难的灵魂是谁,非把这罪恶的烙印,或者说这灾难的烙印留在这古老教堂的额头上不可,否则就不肯离开这尘世。“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深刻的体验,他开始了创作,据雨果夫人的回忆,他“买了一墨水和一身灰色毛线衬衣,将全身从脖子到脚尖统统包住。他把衣服锁在橱里,免受出门的诱惑,一心钻入小说里,像走进牢房一样。…从此之后,他除了吃饭睡觉,不离书桌。惟一的消遣是晚饭后;同来访的朋友谈一小时天。有时把白天写的东西读给他们听。……文艺创作占据了他的身心。他不感觉疲乏,也不感觉已经来临的冬寒;十二月里,他却开着窗子工作。”(阿黛尔·富歇《雨果夫人回忆录》)终于,他用了六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这部伟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