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内容包括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弟子之间的相互讨论以及弟子对老师的回忆等内容,作为一部语录体诸子散文集,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东汉时被列为七经之一。南宋朱熹将它和《孟子》以,及《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合编为“四书”,与“五经”并列,后来成为读书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
全书二十篇,每篇由长短不同的若干段文字组成,多数是以“子日”开头的孔子语录,少数段落略有记事和对话。每篇的题目皆从该篇首段的第一句话中取两字或三字而成,因此这些题目跟篇章内容没有什么联系。各篇的排列顺序也没有什么道理,一篇内部并没有一个统一的主题,前后两章之间很少有内容上或逻辑上的联系。
通读全书,我们就会发现全书主要反映了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孔子的思想学说。
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是“仁”。这个概念在《论语》中共出现了109次。所谓“仁“用孔子的话说就是“爱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直白一点说,就是对人要尊重、关心和体谅。而要达到“仁”,就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特别强调“仁”的价值和作用。他认为,“仁”既是每个人必备的修养,又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原则。对个人修养,他主张“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卫灵公》),教导学生以盟坚忍不拔的精神向“仁”的方向努力。对于为政施治,他倡导“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应该立足于对民众的关心爱护,以教化的方式来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
为了实践“仁”这一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与行为标准,孔子十分重视“礼”。主张“克己复礼为仁”(《颜渊》),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论行为都符合礼的要求,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他就是想以此来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抑制社会的动乱。
除了孔子的政治思想,我们从《论语》中还能看出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把教育作为“安邦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以文教来感化百姓。他首创私学,以自己的学说来教育学生;提出“有教无类”,强调所有的人都可以接受教育,这对打破贵族对教育的垄断,普及与传承文化是有进步意义的。在具体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上,他也提出了一此很有价值的思想。比如在教师的教学态度上,他认为应该“诲人不倦”(《述而》);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因材施教,做到有针对性;在教学方法上,他强调启发,要把握时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二是通过对孔子言行的描述,塑造了活生生的孔子形象。这种塑造可能不是有意识的,也只是记录了孔子的一些片断,而非孔子一生的完整表现,但在对孔子言行举止、生活习惯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孔子,一个走下神坛的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孔子。孔子不仅是一个言语谨慎、敏而好学、认识深刻,有着诸多优点的圣人,而且也有自己的缺点,比如他也爱面子,在弟子子游治理下的武城, “闻弦歌之声”,他竞然“莞尔而笑曰: ‘割鸡焉用牛刀?’’认为这些普通人也值得用弦歌去教化吗?一副嘲弄的神情。在子游质疑之后,他虽然承认了子游是对的,但还是要给自己一个台阶下,说“前言戏之耳”。还有一次,他去见一个很风流的女人南子,结果子路很不高兴,他似乎是脸红了,竟然像孩子一样发誓,证明自己的清白。读这些情节,我们也不禁会心一笑:孔子并不是总那么一本正经,他和我们一样都是普通人,有时候也会说个笑话,甚至“不经过大脑说话的时候也是有的”。
《论语》的记录者,并没有在文学上追求一定效果的意识,但有时通过简短的对话,显示出人物的性格,因而也具有一定的文学意义。如《述而》有一章:“子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写出孔子安贫乐道的一面,较有感情色彩。《先进》篇中,有较长的一节,后世取题为“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最有文学色彩的一章,写孔丘与弟子在一起,纵谈自己的志向。这一段,不但有简单的情节,而且语气生动,非常精彩。另外较有文学性的篇章还有:
季氏将伐颛臾 ;见于《季氏第十六》
阳货欲见孔子 见于《阳货第十七》
楚狂接舆 :见于《微子第十八》
长沮桀溺耦而耕 见于《微子第十八》
子路从而后 见于《微子第十八》
《论语》虽然简括,通俗易懂,但毕竟是文言,可以先阅读原文,在读不通时,再查找有关注释本。《论语》的注释本,影响较大的是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此本注释精当,翻译文雅,且后附《论语词典》,便于归纳学习。如要深入钻研,可以阅读《十三经注疏》和《四书章句集注》,这两种向来最权威,但文字繁难,而且有很多注释是强为之说,硬要挖掘微言大义,一定要分析鉴别。另外,台湾学者南怀瑾的《论语别裁》,解说通俗,见解新颖,可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