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县农村有位老农叫徐大汉,他有三个牛高马大的儿子,种了二十几亩薄地。全村人都知道,徐大汉有个怪脾气,平时他手头再紧,也不肯让儿子们出外挣点零花钱。
这年农闲时节,徐家的一头大黄牛突然挣断了缆绳,跑进了邻居冯三喜家的麦场,对着麦草垛又抵又蹭,那麦垛禁不住大黄牛的一阵折腾,很快便悠悠晃动起来,还没等徐家赶到,就“轰隆”一声连根翻倒,卷起一片烟尘…
徐家当时就傻了眼,这下有麻烦了!
原来,徐家的邻居冯三喜,是个怪人,他家虽然也养着牛,种着地,心却不在地里,常年把农活交给老婆郑姐儿执掌,自己出门做生意。还常对徐大汉说:“你把三个儿子关在家里有什么出息,放他们出去闯闯吧。”徐大汉每听到这种话,心里就十分别扭。就为这,两家的关系总有些疙疙瘩瘩。
为了少些纠纷,徐大汉立刻来到冯家,对冯三喜的老婆说:“郑姐儿,我家的牛把你家的麦草垛抵倒了,很不好意思。再替你家垛起来,麦草已经晒干了,要花很大工夫,倒不如把草铡了,我家愿意出劳力。要是你怕草没地方放,我家还有两间空房,回头打扫打扫,你看行么?”
郑姐儿听了,立刻笑眯了眼睛。她家缺少劳力,每次铡草都要请帮工,如今徐家找上门来帮忙,这不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事儿吗?她连忙说:“徐大叔,亏你想得周全,尽修善事!我这就去打酒,买菜,好好招待几位兄弟!”
见郑姐儿要去提篮子,徐大汉赶紧用手挡住:“别,邻里之间,互相帮忙也是应该的,只是……”
郑姐儿看出他有心事,忙问:“大叔,还有啥事,你只管说!”
“我怕……”徐大汉试探道,“三喜回来,他……”
郑姐儿“噗哧”笑了:“我说大叔,三喜又不是糊涂人,你做了好事,他感谢还来不及,哪会再恩将仇报呢!”
徐大汉这才放了心,回到家,就把三个儿子唤出,嘱咐一番,然后把铡刀磨好,背到麦场上,摆开铡草的阵势来⋯⋯忙了整整三天,才把一垛麦草铡完,装进草屋去,再取出一把锁把草屋锁了,钥匙交给了郑姐儿。
就在这天晚上,冯三喜回来了,知道了这件事后竟久久不语,半天才锁起眉头说了一句:“这不是欺咱冯家没人吗!”
郑姐儿吃了一惊,气呼呼地说:“你咋能说出这种话? 徐家为帮咱家铡草,花了那么大的力气,我们该好好表示一下才是哩!”
冯三喜冷笑着问:“表示?表示什么?”他话锋一转,拍拍妻子的肩膀,轻声说:“明天一早,你把咱家的牛牵回娘家去,对外就说牛已经卖了……”
郑姐儿惊得几乎蹦起来, 她生气地说:“你、你这不是昧着良心害人嘛。”
冯三喜把眼瞪起来, 吼道:“良心?良心能够当吃当喝?叫你牵,你就牵,再要多嘴,当心我揍你!”
郑姐儿平时就怕丈夫,现在见丈夫发起火来, 只好照办了。
第二天一早, 冯三喜等老婆把牛牵走后, 就一路哼着小曲朝徐家走去。徐大汉知道冯三喜心眼多, 所以一见面, 忙陪不是。冯三喜嘻嘻笑着说:“大叔说这种话就见外了! 你们的好心我没说的, 只是, 你们不该帮倒忙——我这垛草原是答应卖给人家的。牛不懂人事, 抵倒就算了,可你这一铡,长草变成了碎草,叫我怎么向买主交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