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古镇有一个普通的小杂院, 院里住着八九户人家。这八九户人家中, 有两户都是独身。那就是单身汉郑若奎和老姑娘潘雪娥。
郑若奎四十五六岁, 是一家电影院的美工, 他头发焦黄, 背有点驼, 瘦削的脸庞,瘦削的肩胛,瘦削的手,只是那双大大的眼睛,总闪着年轻的光。他爱花, 回家的时候,常常带回一束鲜花,玫瑰、蔷薇、海棠、腊梅,四季不断。他把鲜花插在一只蓝得透明的高脚花瓶里, 每天给它斟上明净的井水。
潘雪娥大约四十多岁,身材单薄但五官极端正,一眼望去,风韵犹存。她在西街一家鲜花店上班。
同院的邻居们都热切地希望,郑若奎捧回来的鲜花,能够有一天在他的隔壁——潘雪娥的房间出现。但是这种希望终究没有出现。一年四季,邻居们听到的就是这两句话——“你早。”郑若奎见到潘雪娥时的话:“出去啊?”潘雪娥有礼貌地问,但她从不为此放慢脚步。
这一天,郑若奎在单位的工作室作画时,心脏跳动异常,猝然倒地,刚送进医院,就永远地睡去了。
邻居们闻讯,都放声痛哭,只有那位潘雪娥没有哭,但她的眼睛却是红红的。没几天,她竟悄悄地搬走了。
人们在整理画师的遗物时发现:屋子里灰蒙蒙的,但那只花瓶不久前被人擦试过,瓶里的白菊花还水灵灵的。但当搬开那只老式书架时,在场的人都瞪圆了眼睛,只见墙上分明有一扇紫红色的门,门拉手是黄铜的。
他们两个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邻居们嚷了起来, 所有对单身汉的同情和敬意都化为乌有。不过,当有人伸手想去拉开这扇门时,“哇”地喊出声来,原来,这是一扇画在墙土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