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心脏病
肺源性心脏病是指由于肺组织或肺动脉血管病变所致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心脏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慢性病变所致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心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心脏病。可并发肺性脑病,心律失常,休克,消化道出血等。发作以冬,春季节多见。急性呼吸道感染常为急性发作的诱因,常导致肺,心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按其功能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
①临床症状:
肺,心功能代偿期: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急,活动后可感心慌,呼吸困难,乏力和劳动耐力下降。
肺,心功能失代偿期:以呼吸衰竭为主,有或无心力衰竭。
②对症配穴:
足穴:足三里,丰隆,内庭,太溪,独阴,京骨,中冲,涌泉。
足反射区:先按主穴腹腔神经丛,肾,输尿管,膀胱,肾上腺,再按肺及支气管,甲状腺,甲状旁腺,喉及气管。
③注意事项:
足部疗法对于本病可作为辅助疗法,对危重病人要及时抢救进行综合治疗。注意增强体质,避免受寒,防止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