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神经反射学说原理
神经反射的定义是人及其他高级动物的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环境和外环境的变化做出有规律性的适应性反应。早在1913年,美国医学博士威廉·非兹杰拉德就发表了系统的反射学理论,引起西方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他认为如同地球仪上的经纬线把地球划分出若干区域一样,也可把人体划分出体表与内脏器官密切联系的10条反射带,这些反射带的末端均与10个足趾和10个手指相连接。
人的左右手和左右足各有五条纵向反射带,第一条反射带左右相交并汇集成一条中央带直达头顶部。第二至第五条来自手指和足趾的反射带在上肢带相交(但左右手的反射带互不相交),尔后在头顶部分开。
第一条带代表人体的中线,即脊柱部分;第五条带代表人体的外侧,即肩、肘、膝。同理,足内侧第一条带也代表脊柱;外侧第五条带也代表肩、肘、膝、上下肢。因此,人体相对应的各组织器官的反射区在足部都可容易地找到。与上述纵向反射带相对应,人体还有三条横向反射带,它们与人体的骨骼相关联。第一条为上肢带(穿过肩胛骨和锁骨);第二条为肋下带(从肋骨下缘通过);第三条为盆腔带(横穿骨盆)。在足部也同样有三条水平反射带。第一条在头颈部,与身体反射带的上肢带相对应;第二条在足部跖骨区,与第一条带之间的区域为胸部和上腹部器官及与身体反射带的肋下带相对应,分布有肺、心、肝、胆、胃、胰、十二指肠等脏器;第三条通过足跟,与身体反射带的盆腔带相对应,下腹部及盆腔内的器官在此均能找到。
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反射带在足部交织成网,将人体各个部分很巧妙地反射到足部,从而能很方便地查找到全身的各个组织器官在足部的反射区位置。这些反射区能反映相关脏器的病变,因此当脏器发生病变时,其反射区会发生变化,同时,当反射区受到伤害时,也会影响到相关脏器的生理功能。
足部按摩疗法的作用很重要的一部分是通过神经的反时机能,调节人体一系列的综合反应来完成的。按摩可以使神经兴奋,也可使神经抑制,故有双向调节的作用。当足部受到按摩刺激后;可引起人体内大量的神经末梢兴奋,并传递至神经中枢,同时阻断其他病理冲动传人神经中枢,将病理的恶性循环变为良性循环,从而起到防病治病和保健强身的作用。
5.生物全息学说原理
生物全息学说是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创立的一门生物学新学科,在20世纪生物科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21世纪也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科学之一。生物全息医学是专门研究人体各相对独立器官与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并用于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科学。
张教授发现在人手部第二掌骨侧存在着一个新的有序穴位群,他称之为“第二掌骨侧的全息穴位群”。第二掌骨的远心端是头部,近心端是足部,其骨侧的穴位分布结果,恰恰是像整个人体在这里的缩影,也就是说第二掌骨侧包含着人的整体各个部位的生理、病理信息。
生物全息诊疗法认为:人体有8个部位分布着反映全身状况的全息穴位群,分别在头部、躯干部、上臂、前臂、手部、大腿部、小腿部和足部,它们分别反映了头、颈、上肢、心、肺、肝、胃、十二指肠、肾、腰、下腹、腿、足12个区域的生理状况。上述这些全息穴位群代表人体各部位的生理、病理信息,也就是说,生物体的每一个组成部分,甚至小到一个细胞分子,都隐藏着整体生命最初形态的基本特征。生物体的每一个局部,实际上是一个缩小了的整体,与周围的部分有明显的界限。因此,人体的双足有70多个反射区,与机体各相对应的脏器组织相关联,而且各反射区间有较明显的界限。这些反射区的病理变化(压痛反应或组织变异)能准确地反映出其相关脏腑器官的疾病。足部按摩临床上就是根据这些区域的精确位置来诊断疾病和治病保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