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芒种、夏至、小暑时要避结伴作恶的暑邪和湿邪
天气炎热的时候,您会看到柏油马路上冒着热气,这就是暑气。暑是火的极致,比火邪还要厉害,人一旦中暑就会出现高热、面色红赤、眼睛红肿、心中烦乱、脉象洪大等症状。
暑邪容易升散,它一旦侵入人体,体内就会变得很热,这些热火留在体内,是会把内脏烧伤的,所以人体要通过大量出汗来散热。如果您体内没有多余的水分,那散到一定程度就要调用人体内宝贵的津液和气血了。
身体内的水分少了,人就容易口渴,特别想喝水,还小便短少、黄赤。再加上消耗过大,容易气短、无力,甚至晕倒,所以暑邪的魔力不可小视。
另外,暑邪伤人的时候还喜欢拉上一个同伙,就是湿邪,这叫“暑多挟湿”。热季不仅天气炎热,而且多雨,天空中弥漫着又热又潮的湿气,所以署、湿这两个邪魔常会合伙侵犯人体。这个季节,您就要做好双重防范准备。
大暑、立秋、处暑、白露要避催生肿瘤的湿邪
什么是湿呢?简单地说,就是您洗完热水澡后浴室的墙壁上蒙着的那一层水汽。
湿属于阴邪,特别伤人体的阳气。而人一旦受湿,经脉的运行速度就慢了,消化吸收的功能也弱了,大便也不清爽了。要知道,脾是最怕湿的,所以湿气一上身,首先伤到的是脾胃。
湿有两大特点,一是粘滞,二是趋下。什么叫粘滞呢?人受湿以后,大便会粘马桶,汗也比较黏糊,而且味重,小便会发涩不畅,这就是粘滞的表现。
趋下就是往下跑。体内湿气重了,下肢就会浮肿,女性也容易出现像妇科炎症、带下一类的问题。住地下室的人,一到夏天会明显感觉湿气很大,因为衣服被子总是潮呼呼的。在这种环境里住久了,人就容易犯关节炎、风湿、内分泌紊乱等毛病。
在中医看来,湿性体质等于肿瘤体质。为什么呢?木头放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下,时间久了就会腐朽变质,长木耳、蘑菇。您的身体也是这样,如果湿气在体内逗留太久,就容易生炎症、肿瘤、息肉一类的东西,所以必须引起重视。
秋分、寒露、霜降、立冬要避催人快老的燥邪
秋分一到,您的皮肤常会起屑,眼睛、鼻子、头发都感到发干,这就是燥邪出来活动了。
体内燥邪重了,首先就会表现在皮肤上。为什么原本水水嫩嫩的植物一到这段时间都干枯萎黄了,就是因为燥邪吸走了它们的水分。所以缺水是保养皮肤的最大障碍,因此,这段时间您一定要抓紧做好润肤的功课,否则,您的皮肤也会像植物一样被燥邪吸干水分而变得皱巴巴的。
五脏里面最怕燥的那就是肺了。肺为娇脏,凉点不行,热点也不行,最受不了的就是燥。本来经历了热季的闷热,您的肺能量已消耗不少。如果这时不做好滋阴润肺的功课,肺就很容易成了燥邪的“俘虏”,然后出现口干、咽痛、咳嗽、全身发干、毛孔粗大、皮肤粗糙等症状。另外,和肺相表里的大肠也会跟着遭殃,出现大便干燥、排便不畅的毛病。
小雪、大雪、冬至、小寒这几个节气要防寒邪
寒属阴邪,一到小雪、大雪、冬至、小寒这几个节气,它很容易就把人体的阳气伤了,表现出来就是全身发冷、关节疼痛、不出汗等症状.中医管这叫 “阴盛则阳病”。
寒邪有两个特点,一是凝滞,二是收引。比如,水一到冬天就会结成冰,这就是凝滞。同样的道理,人体的气血一受寒就容易淤堵,结果气也不通,血也流动缓慢了。紧跟着,体质就开始下降。在寒冷的天气里,塑料尺子在外面冻一夜就会变得很脆,稍一用力就折了。人的内脏一旦受寒也会变脆弱,容易出问题。
什么是收引呢?人一受寒,毛孔就收住不开了。受过风寒的人都知道,身体发热发烧,但就是不出汗,而吃点姜、葱白泡的水,让汗发出来就好了。另外,人在凉水里游泳的时间长了,腿容易抽筋,这也是寒性收引的表现。
通过上面的介绍,您应该大概知道一年中的每15天内应该防备什么病邪了吧?其实,人生病的主要原因还是身体的阴阳失调,不能适应天气和环境的变化而造成的。有一句名言是这样说的:我们不可能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来融入这个世界。这句话换用在养生上也同样适用:我们不可能改变天气,但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身体素质来适应天气环境,以此达到天人合一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