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一颗知足的心(二)

“我没有一天不快乐。”犁地人答道。

于是,国王的使者就把他此次使命的意图告诉了犁地人。

  犁地人不禁大笑起来,又说道:“我曾因没有鞋子而沮丧,直到我在街上遇见了一个无腿的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必为自己的一时贫穷而担忧,生活是无止境的,贫富是现实的存在,当你比上不足时,也许还有许多人比你更贫穷!因此,我们大可不必为此忧伤。用一颗豁达的心,坦然地看待自己的生活,富不骄、穷不馁,用歌声装点自己的每一天。

 生活中,常见有的人也许并不特别富足,但他却快快乐乐,成天曲不离口;望着自己拥有的一切,脸上常常现出满足的笑意。而又有另外一些人,即使已经生活在幸福中,却还是感觉不满足;望着已拥有的一切,老是像缺了点什么,于是又马不停蹄去获取。人的差别为什么这样大呢?

 现代心理学家指出,“我”存在两面性,一面是主体的“我”,即自身的我;另一面是客体的“我”,即社会的我。主体的“我”,是自身意识控制的“我”,即“我”要按自身的意愿去行动;客体的“我”是社会规范的“我”,即社会要求我如何如何。可见,主体的“我”与客体的“我”是一对统一体。当二者相矛盾时,就会带来心理压力;当二者和谐时,心理发展则很顺利。然而,现实中主、客体的“我”不相一致的时候居多,人们总是有不少欲望和意念是社会不能给予满足和实现的。这就需要调节和控制。一般说来,人是在自我状态中活着的。人如果控制了自我状态,就能够为所欲为,走向成功。人如果被自我状态所控制,就会失去目标,变得压抑无助,走向失败。

  而自我满足,就是自我控制的一种表现。他虽表现得近乎懦弱无能、无欲所求,实际上,他是以一种乐观的、包容的心去迎接现实,使自己能够轻松地去迎接面临的挑战。

  对现实和已拥有的不满足,这无异于给你本来已经很沉重的生活再添一重负。如果没有知足常乐的态度,当周围的某人最近又发了一笔大财时,你就会向往,并决心超过他;当某位同事有了什么样的房子时,你也想要比他更高级的别墅;当邻居的妻子有了金项链时,你就觉得你的老婆也应该有,而且最好是钻石的⋯⋯而当所有的这些不能得到满足时,你就会陷入严重的心理不平衡,或者为了得到它们而忘记做人的基本准则和规范,最后不是生活变得愈加沉重,愈加没有情趣,愈加感到压抑;就是因为用非法手段去拥有它们,导致法律制裁。

  面对这样的结果,我们为什么不控制自己的物欲,宽容地面对现实,做个充满欢乐和满足的人呢?

  生活中充满诱惑,它无所不在,而且常常令人难以抗拒。然而,欲望是无境的,正如一位哲学家所言:“如果你一直觉得不满足,那么即使你拥有了整个世界,也会觉得伤心。”即使我们真地拥有了整个世界,也是一日吃三餐,一晚睡一张床。正如喜剧演员赵本山在小品里所说的:“拥有房屋千万间,都是临时住所;那两尺见方的小匣子才是永久的家。”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何苦再去拼命追求那些多余的东西呢?何苦再用这些欲望抹杀我们的快乐本性和幸福生活呢?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