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用嘴巴,多用耳朵
聆听是搞好人际关系的需要。人有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为了少说多听。不重视、不善于倾听就是不重视、不善于交流。听,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言语活动。练“口”必先练“耳”,没有“耳才”就谈不上“口才”。因此,要想取得交谈成功,必须有一双灵敏善辩的耳朵,做一个听话的能手。
俗话说得好:“会说的不如会听的。”也就是说,只有会听,才能真正会说;只有会听,才能更好地了解对方,、促成有效的交流。尤其是和有真才实学的人一起交谈,更要多听,还要会听。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大概也正是这个意思吧。
一个冷静的倾听者,不但到处受人欢迎,且会逐渐知道许多事情。而一个喋喋不休的人,像一只漏水的船,每一个搭客都赶快逃离它。同时,多说招怨,瞎说惹祸。正所谓言多必失,多言多败,只有沉默才永远不会出卖你。一个说话随便的人,往往没有责任心。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多言不如多知,即使千言万语,也不及一件事实留下的印象那么深刻。
那么,是不是我们什么都不说,只一味地去听呢?当然不是。假如一句话都不说,别人即使不认为你是哑巴,也会认为你对谈话一点兴趣都没有,反应冷漠。这样会使对方觉得尴尬、扫兴,不愿再说下去。
注意倾听不仅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还能给我们带来许多好处:一是可以及时捕捉宝贵的信息,获取重要的知识和见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还没有钢盔。一次,法国的亚德里安将军到医院看望伤员,几个伤员在闲谈中问其中一个人:“炮弹爆炸的时候,你的头是怎样保护的,一点伤都没有?”这个人说:“当时,我情急之下抓了个铁锅扣到了头上!”亚德里安将军听到这句话,心中一动:可以让战士戴上金属制作的帽子!于是,钢盔由此而发明。
18世纪以前,没有麻醉剂,外科手术是件很可怕的事情。一次,莫顿偶然听化学家杰克逊说:“他在做实验时不慎吸氧过多而中毒。为了解毒,他当即又吸了几口乙醚,顿时觉得异常轻松失去知觉⋯⋯”听了此话,莫顿似有所语,研制成功乙醚麻醉。
在现实生活中,只要留心倾听,就会不断有所收获。即使是看似平常的言论,也往往会包含着许多宝贵的信息、许多智慧的哲理,从而触发自己的思考,产生灵感的火花。
二是可以了解谈话者的意图和个性特征。每个人在谈话中,都会不自觉地显露出自己的个性特征和起初想法,只要细心分辨,就不难把握。比如,有人总爱说:、“你明不明白,你懂了吗?”这样的人大都自以为是,骄傲自满。有的人往往说:“说实在话,真的是这样,我一点都不骗你。”这样的人总担心别人误解,或是急于博取别人的信赖,而经常爱说:“我听别人讲,听说的。”此类人处世比较圆滑,总要给自己留有余地,怕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