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要让人心悦诚服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人不会犯错误,面对别人的错误,也许你忍不住要大发雷霆。但狂风暴雨过后,你可能会沮丧地发现,你的“善意”并没有被对方所接受,甚至结果让你追悔莫及。可见,要“成功”地批评人,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批评别人,在工作和生活中是难免的。但批评对谁来说都不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如果你能够掌握适当的批评技巧和方法的话,相信你的批评不仅不会阻断双方的交流,还会让对方心悦诚服。
要明确的是:批评和骂人是不同的,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骂人是气急败坏的表现,是无赖的表现。骂人的行为除了让被骂者受伤,或者被路人耻笑之外,没有多少意义。而批评不同,批评的过程是批评者站在一个公正的立场,站在一定的高度,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对人与事进行的一场论证过程,它应该有着严谨有力的逻辑。因此,我们是万万不可把骂人的行为扯进批评的范畴内。
骂人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但批评却是极为值得提倡的。毕竟,人无完人,谁能百分百地看到自己的缺点呢?就像谁也不能百分百地看到别人的优点一样。所以,被批评者要保持平和的心态,而批评者也应该讲究一下批评的艺术,好让被批评者心悦诚服地接受。
能否达到这个目的,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你采用的批评方式。没有人喜欢被批评,不要相信“闻过则喜”。如果你一味地指责别人或者简单说明你的看法,你将会发现除了别人的厌恶和不满外,你将一无所获。然而,如果你能够让对方感觉到你是诚心来解决问题、纠正错误的,而不仅仅是来发泄不满的,你就可能实现这个目的。关键是:批评要得当,这样矛盾才能迎刃而解,且促进双方关系融洽;批评不当,只能激化矛盾,甚至会使对方产生对立情绪。因此,掌握一些批评的技巧很重要。
1.类比法
两个学生因一件小事吵起来,老师赶到时,地上已多了两只被摔的文具盒,而两个孩子都面红耳赤。在这种情况下,责备任何一个学生都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这时,老师灵机一动,蹲下身去捡起文具盒,一边小心地收拾边用痛惜的语气说:“唉,别的文具盒都能安全地躺在小主人的桌上,多幸福啊。可是你们连基本的安全都没有,想想真伤心。”孩子们听着、看着,马上意识到自己行为上的错误,也自觉地收拾起文具来。
这位老师通过类比手法的运用,促使两位学生自觉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接受了教育。如果换责备的方式,恐怕难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2.委婉法
美国总统柯立芝有一次批评他的女秘书:“你这件衣服很漂亮,你真是一个谜人的小姐。只是我希望你打印文件时注意一下标点符号,让你打的文件像你一样可爱。”女秘书对这次批评印象非常深刻,从此打印文件很少出错。
身为美国总统,柯立芝可算是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人之一了,说话如此委婉、“客气”,这是他好修养、好气度的体现。假如他换一种盛气凌人的口吻呵斥:“怎么搞的!连标点符号都搞不清楚,亏你还是××大学毕业的!”只能让对方反感,而达不到纠正对方的目的。
3.礼貌法
有道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先施于人;得理也饶人⋯⋯这是很值得深思的。
有很多人,批评人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本来是不错的,但由于不注意说话艺术,往往导致无谓的误解和争端。在一辆双层公共汽车二层,有一个乘客跷着二郎腿,影响了过道人流走动。这时,一位女士杏眼一瞪:“下雨天,跷那么高干啥子?”对方自知理亏,虽然放下了二郎腿,但却表现得很反感。假如她换一个方式,对人表现出应有的礼貌,比如微笑着站在他面前,指一指他的腿,仅凭“身体语言”,就可使对方乖乖地改正错误。
4.幽默法
批评要讲艺术性,不能追求眼前和短时的效果,而要善于变狂风暴雨为和风细雨,变拔苗助长为循序渐进,变生硬的批评为艺术的批评。其中,幽默的批评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
有个小女孩,一心贪玩,居然把她的小狗带进了一家严禁携带小狗人内的商场。小女孩只顾与她的“贝贝”说着悄悄话,一点儿也不知道这条规矩,当她上了二楼突然看到墙上“严禁携带小狗人内”的警示牌,才发现小狗已没地方藏了,她挺着急,便赶紧乖乖地站好,一边紧搂着“贝贝”一边看着迎面走来的商场保安,等待着想像中的“狂风暴雨”,不料保安不仅没有生气,还笑眯眯地看了看她,问:“多么可爱的小狗,它叫什么名字?”小女孩轻轻回答:“它叫贝贝:”而那位叔叔也就再次笑了笑,摸了摸小狗的头,说:“亲爱的贝贝,你怎么糊涂了?我们这儿是不准小狗带小女孩进来的,但既然来了也就不难为你了,请离开时记住,千万别忘了带走你身边的这位小姑娘!”
保安的这段话,立刻给小女孩留下了一个终身难忘的美好印象——原来批评也可以是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