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基础知识(三)

 六、阴阳转化

  阴阳转化,就是阴阳变化,事物或现象的阴与阳两种不同的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对产面转化。《系辞》说“阴阳合德,则刚柔有体”。阴与阳是对立的,但又互相依存的,只有阴阳统一起来,才能推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这样阴阳才能长期共存。

  阴与阳虽然具有两种不同的属性,但又可以互相转化。“生生之谓易”、“道有变动,故日艾”,易,即阴阳相易,也就是阴极生阳,阳极生阴,所以就阴变阳、阳变阴,乾初九的阳在下,坤初六的阴始凝,说明乾坤两卦代表着阴阳矛盾的统一体。两卦初交是阴阳结合、阴阳转化的开始。就是说阴阳互相转化,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事物只要顺着阴阳变化的规律发展下去,最终就能达到事物互相转化的目的。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也是我国人民独创的。它光辉的哲学思想,对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有极重大的促进作用。五行学说的实质,认为世界是由木、土、火、金、水五种最基本物质构成的,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包括人在内)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不同的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发现,找出了宇宙间万物生生灭灭的规律和原因。所以,五行学说,同样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五行学说在科学领域是用途极广的。

  一、五行学说的起源

  五行学说的产生,在学术界中仍然是一个尚未搞清的问题,三种意见对立极为明显,易学界认为五行学说的产生,很可能与阴阳学说是同步的。但史学界有人认为五行学说的创始人是孟子。如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讲:“孟子是五行学说的创始者,孟子有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由文王至孔子五百有余岁……等近乎五行推运的说法。比孟子稍后的邹衍,扩大五行学说,成为阴阳五行家。”说五行学说是孟子发明并没有确切证据,这一点,范文澜自己又否认了自己的说法。他在同一书同一篇中又讲:“墨子不信五行,驳交占卜术用五色青龙定吉凶,足见东周时五行说早已通行了,至邹衍特别发挥。”孟子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而东周时就有五行学了,显然不是孟子发明了五行。有的史书上讲,阴阳五行学说是汉朝的董仲舒创立的,那就更不对了。

  哲学界,如巫白慧、王镰则认为:“五行的明文见于《尚书·洪范》(相传为西周初年文字,据近人考证可能是战国时代所作)。五行,一日水,二日火,三曰木,四日金,五日土;水日润下,火日炎上,木日曲值,金日从划,土爱稼稿。”见《阴阳五行学说对中国传统科学的影响》)。可见五行的学说起源问题,仍是一疑案。

  二、五行的特性

  “木”具有生发、条达的特性;“火”具有火热、向上的的特性;“土”具有长养、化育的特性;“金”具有清静、收杀的特性;水具有寒冷、向下特性。

  五行学说,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把需要说明的事物或现象,朴素地分为五类,将具有相似属性的事物或现象,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并在五行属性的基础上,动用五行规律解释和说明事物或现象的联系及变化。

  三、五行生克

  五行学说认为,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着一定联系,而这种联系促进着事物的发展变化。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规律,因此生克就是五行学说用以概括和说明事物关系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观点。

  相生,含有互相滋生、促进、助长的意思。相克,含有互相制约、克制、抑制的意思。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