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陵,就是指皇帝的陵墓。从皇帝陵墓所包括的建筑形式和内容来看,大多数人把包括远古三皇五帝与后来王侯的陵墓及其附属建筑合称为陵寝。事实上,帝王陵寝制度中的陵寝建筑,并不仅仅只有陵和寝,它只是以陵、寝为主,包括庙、城、车马坑、陪葬墓区以及后来的神道及其他地上和地下建筑等。
一般地说,陵,它是帝王的坟墓的专称。帝王的坟墓称为“陵”,普通百姓、臣民的坟墓简称为“墓”。所谓“寝”,是指皇陵上的寝殿建筑。它是由朝廷内的宫寝发展而来的。蔡邕认为,古代宗庙的制度,是因为皇帝所住的地方,前有“朝”,后有“寝”,所以皇帝死了,就在陵前制“庙”以像“朝”,后部制“寝”以像“寝”。庙、寝的所有建筑,多称为宫殿,它既是指君主及其家族所居住的整所宫殿,也是指君主用于祭祀祖先的整所宗庙。古代君主所居住的宫殿,包括前后两大部分,前部是“朝”,即是帝王朝见群臣和处理政务的朝廷所在;后部是“寝”,是指帝王及其家族饮食起居的场所。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悠悠岁月,留下了古老的黄帝传说;巍巍长城,刻下了不朽的时代印记。纵横上下五千年间,究竟有多少天子、王侯、皇帝,主宰过中国的历史命运?浩瀚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究竟埋葬有多少天子、王侯、皇帝的尸骨?翻查史籍可知,是既说得清,又说不清。
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的遗迹,历经近2000年的夏商周三代,到大一统的各封建王朝,给千千万万的炎黄子孙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然而这些回忆,不论是痛苦的、辛酸的,还是快乐的、自豪的,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最高统治者们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历代天子或王侯、皇帝,既是政权、神权的最高代表,渗透出皇权至上、君王至尊的威严与强暴;同时又垄断着人们创造的最优秀的文明成果,即使是他们死后的葬身之地——王陵或皇陵,也显得如此富丽堂皇。当然,其中也有少数王侯或皇帝,他们受尽凌辱,或寄人篱下,或落魄于别人的股掌之中,以致生不见人、死不见尸,不知葬所。同时,也有些王侯或帝王,由于时势的变迁、文献的散落、灾害与战祸以及本民族习惯的影响等原因,有关他们的陵寝,却留下了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甚至不知魂归何处、安葬何地。正是因为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曲折与复杂的特点,以致人们现在对帝王及其陵墓的数字,确实难以作出准确的统计与说明。
不过,据相对可靠的古代文献资料记载,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代这五千年间,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和边疆、地方政权与农民起义中建元称帝的共有帝王500多人。现在地面或地下有迹可寻、时代较为明确的帝王陵寝,包括有些王朝始祖皇帝所封的太上皇的陵寝等共有200多处。我国的帝王陵寝,不仅数量众多、历史悠久,而且规模浩大、建筑宏伟、工艺精湛,具有独特的风格与象征意义,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可供游览的名胜古迹,它们对中外文化交流以及发展我国的旅游事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国皇陵,包括其神秘的地宫或其中有代表性的建筑,之所以有的被称为“世界奇迹”,主要在于它们有悠久的历史、浩大的规模、磅礴的气势、奇巧的布局、精湛的工艺……以及由它们所组成的优美的环境。不管在哪座陵园里驻足,都会让人感到历史的风云在面前涌现,领悟中国文化的神奇魅力。每一座皇陵,好似一个说不完的故事、一道看不够的奇观。
在我国历代帝王陵寝中,传说最早的帝王冢是盘古氏的盘古冢。相传他生于天地混沌之中,后来由他开天辟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他日长一丈,如此一万八千岁,天就极高,地就极低。所有日月、星辰、风云、山川、田地、金石、草木、动物、鱼鸟等等,都是他死后,由身体各部分变成的。同时,又有他死后葬于南海之说。据研究,盘古氏的传说始于南方苗族,后被汉族认同、传播。不过,在广阔的南海海域,盘古究竟葬在什么具体地点,人们不得而知,更谈不上有陵墓的遗迹。
今天,有迹可寻的我国最早的陵墓建筑群是传说中的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氏黄帝的陵墓。它坐落在陕北黄陵县城北的桥山上。相传黄帝以土德称王,因土为黄色,故称黄帝,是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一。由于他建立了卓越的历史功绩,因而被人们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既然是始祖,那么其墓葬的年代自然是最早的。不过,黄陵的建筑群是后人所修的纪念性的附会墓冢,乃历代重修扩展而成。而且从全国来看,黄陵墓在全国还不止陕北一处,在今河南、河北、甘肃等地都有黄陵的传说。它们多是附会传说而成的黄帝陵冢。只是陕北的黄陵建筑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广而已。今天,只要是华人,不分国籍、地区、男女、老幼,大都认为自己是黄帝的后代,故黄陵的影响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