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花瓶和酒杯上的图画,许多均以这种酒会为题材,显示嬉戏作乐的场面比庄严的讨论更为常见。这些图画中的宾客,斜靠长椅而卧,每人身旁均有一张放置食物和酒杯的三脚桌子,而裸体或不穿上装的少女在旁边舞蹈或演奏乐器,或是在客人面前蹦蹦跳跳。在不远处,赤裸的少年则手持酒壶预备给宾客斟酒。像这样的聚会,谈话内容一定非常轻松,也大抵言不及义。假如我们相信这些古代花瓶上所绘的情景,那么酒会中一定也不会对性有什么忌惮。
酒会完毕后怎样?我们知道的是,赞诺芬记述的那次座谈会完结后,已婚宾客看过一出描写戴奥尼索斯和阿里阿德涅恋爱的色情短剧,大部分人吩咐准备马匹,回家和妻子温存去了。至少,赞诺芬是这样写的。
苏格拉底在希腊哲学家群中声名最著,皆因他的门生柏拉图把他一生的言行详尽地记述。但这位哲学家是何许人呢?他本人没有著作,因而我们所知种种主要自柏拉图和赞诺芬的著述得来。虽然上述二人所记苏格拉底生卒年月等一致,但性格方面的描述极不相同。
苏格拉底约公元前469年出生,享年70岁,亲历雅典文化最辉煌时期及被斯巴达击败的日子。他做过小官,当过步兵,妻子据说是个出名泼悍的妇人,有一个儿子。苏格拉底多多少少曾为西方道德哲学奠下基础,并且因坚持自己的信念而牺牲。雅典当权者指责他蔑视传统神祗,鼓励年轻人怀疑传统思想与信仰,以致道德败坏。在死亡与放逐任择其一的条件下,苏格拉底选择了死亡,饮下铁杉毒液自杀。可是他那一大群年龄与才智参差不齐的学生仍然对他十分尊崇。他们都曾免费听他讲学,学习他通过回答揭露矛盾、而寻求真知灼见的方法。
然而,苏格拉底究竟是怎样的人?柏拉图的对话录把这位伟大哲学家描写成一个品格高尚、热心追求真理的人,他虽然有时平和幽默,但基本上性格认真而严肃。此外,他还被描写成有同性恋的倾向(跟柏拉图一样),对女性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
另一方面,赞诺芬写的“座谈会”,可能旨以驳斥柏拉图,文中形容苏格拉底天性活泼,不但喜欢喝酒,也经常开女表演者的玩笑,主张饮宴作乐完毕才开始讨论严肃问题。他毫无疑问喜欢女色(跟赞诺芬本人一样),而且说话讨人喜欢,认为女人只要受到适当教育,则除体力外并不比男人逊色。据赞诺芬说,这就是苏格拉底愿意娶悍妇为妻的原因。赞诺芬推断苏格拉底认为如果能够把她教导好,便能够教导任何人。
以上两种生动的性格描述,似乎分别反映出作者的喜恶和个性。那么,究竟哪一种说法较接近事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