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为什么有两座墓(一)

据考古界报道,包公及其夫人董氏墓、长子夫妇墓、次子夫妇墓、孙子包永年墓,十几年前都在安徽省合肥市东郊大兴乡双圩村的黄泥坎发掘出来了。淝水岸边出土的墓志铭确凿地记述了包公的生平,补充和修正了一些史实。

但是,在河南省巩县宋真宗的永定陵附近,有一座高约5米的圆形冢墓,还有一个包公墓,这个陪葬真宗陵侧的包公墓相对更加为世人熟知。一个包公,为什么两座墓葬?如果合肥包公墓是“真”的,那么巩县的包公墓是怎么回事?

包公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姓包名拯,字希仁,祖籍庐州(今安徽)合肥。宋仁宗天圣五年(公元1027年)考取进士甲科,从而走上仕途,由建昌、天长县令而历任工部员外郎、枢密副使、朝散大夫,直至封为东海郡开国侯而病逝,终年64岁。

从《宋史》的记载及一些宋元野史材料来看,包拯其人在出任县令至枢密副使的一生中,秉性刚毅、处事严明,重视调查研究,坚持惩恶扶善,深得下级官吏和百姓的好评。在合肥出土的包拯墓志铭中,也记载了他以大义为重、不惧贪官豪强、并敢于上书皇帝查办枉法权贵的事迹。他策论国事能高瞻远瞩,讲究让百姓“衣食滋殖、黎庶蕃息”,主张“薄赋敛、贸力役、救灾患”。在他管辖过的地区,不断修改地方法制,一方面废除了一些苛捐杂税;另一方面加强市场管理、惩办贪官污吏,以增加国库收入。他重视调查研究,执法如山,自身清白廉洁,不谋私利,因而得到人民群众的尊敬与赞扬。

皇祜二年(公元1050年),包拯升任天章阁待制,担任了谏官的职务。包拯在谏官任上披沥肝胆,冒犯威严,不知忌讳,不避怨仇。张尧佐是张美人的伯父。张美人长得漂亮,又善于逢迎,很受仁宗的宠爱。她一心想当皇后,有一次还向曹皇后借用皇后的车盖仪仗,打算出门时使用,以满足她的虚荣心。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正月的一天晚上,崇政殿亲从官颜秀等人阴谋搞宫廷政变,事平以后,张美人第一个赶到仁宗的寝处。仁宗认为她有护驾的功劳,借此机会封她为贵妃。张尧佐凭借侄女的力量,也当上了三司使。不久,仁宗加封张尧佐为淮康军节度使、群牧制置使、宣徽南院使、景灵宫使。诏书一发布,朝廷内外都感到震惊。

虽然满朝哗然,但上奏章的只有包拯一人。包拯在奏章中怒责张尧臣是朝廷的污秽、白天的鬼蜮,指斥执政大臣只知阿谀奉承,仁宗“失德败德”,并和仁宗当面争辩,言辞激烈,吐沫都溅到仁宗的脸上。由于包拯不屈不挠的争谏,宋仁宗“感其忠恳”,削去了张尧佐宣徽南院使、景灵宫使两职,还作出外戚不得担任军政要职、干预国家大事的规定。

王逵是一个恶名昭著的酷吏。他任地方官时,飞扬跋扈,随意增派苛捐杂税,一次就多收了三十万贯。他把搜刮来的钱财,进奉朝廷,博得朝廷的欢心,却坑苦了当地的老百姓。他任京湖南路转运使时,许多老百姓被迫逃到少数民族地区。王逵怀疑前任洪州知府卞咸告发过他,就制造冤狱,逮捕了卞咸,被牵连的人,竟有五六百之多。包拯调查了解了这件事,上书弹劾,要求罢王逵官职。由于包拯七弹王逵,据理抗争,仁宗只好罢免了王逵转运使的职务。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