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是强大统一的王朝,皇帝陵寝不仅规模超过前代,而且布局、规划更为整齐、周密。从乾陵开始,陵园的平面布局全部模仿长安城的建制设计。陵园坐北朝南,四周筑以围墙,两面各辟一门。门的名称也如长安都城之制。陵园由南向北,进入南门朱雀门,陵园西南角为寝宫,正中墓前方为献殿,陵墓后面一段距离即北面围墙正中的北门即玄武门。陵园南门围墙以南,依次排列着三对土阙与幽长的神道。谒陵时即经土阙,土阙后沿神道两旁排列有许多石人、石马、石象或其他石雕动物等,走完神道,即是陵园南门。在土阙或神道以前、或其两侧分布着许许多多的陪葬墓。陪葬者多为皇子、公主、大臣、将相、妃嫔等。少数亲信大臣或宠妃也有陪葬于陵园之中的。整个布局效法都城长安,以南门为正门,以南北向为中轴线,东西对称,体现了南面而立、北面而朝的设计思想。同时,以皇陵为中心,突出了皇帝的居高临下及其在朝中的主导地位。唐代的这种陵园布局对后代皇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北宋陵园承唐制而稍有变化,把寝宫,即下宫从陵墓的前面西南部移到了陵墓的西北部。同时,由于北宋的陵园离都城开封较远,相对来说,其建陵时间又短,因此,陵园的规模与寝殿建筑等较之唐代稍逊一筹。南宋皇帝死后,为了不忘先帝与旧仇,以便日后归葬中原,因而只建临时性的陵墓,规模较小,建筑简单,既不设置陵台,又不陈列石刻群。陵墓前面所建的上宫和下宫,同样建筑、分布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
元朝的葬俗较为特别,元代帝王也沿用蒙古族的“潜埋”习惯,隐墓不起坟,葬后让马群把地面踏平以不显痕迹,无陵号,更谈不上建筑陵园。
明清陵园的建筑、布局基本上沿用唐、宋的旧制,但在此基础上有所变革。其中主要是受都城北京宫殿建筑格局的影响,废除了原有的寝殿与寝宫分离的格局,把各类重点建筑集结在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上。陵园由方形改为长方形。其他附属建筑在陵园范围内呈东、西对称分布排列。
明、清两代皇帝陵园的整个分布格局都体现了前朝后寝的宫殿建筑模式,尤其是运用轴线方式来组织陵园中的空间建筑布局,最前面多运用掘起的两座小山作为整个陵区或主要陵园的人,然后进入石牌坊;牌坊的中轴线正对着遥远的陵园山脉宅峰,其间依次布置长长的神道,且随着地势的升高,经陵园正门,第一二个庭院,进入主体建筑寝殿;然后进入第三个庭院,经方城,到达明楼和宝城、宝顶。这条中轴线少则数公里,多则十多公里,甚至达数十公里,其主体建筑都设置排列在这条中轴线上,其他附属建筑多于中轴线东、西两侧对称排列,使各类建筑都由中轴线连接成一体,贯穿南北,一气呵成;同时使它们显得井然有序、层次清晰,主次分明、宏伟庄严,使人们从中体验到皇室的威风与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