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古战场今在何方(一)

赤壁之战是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七八月间,发生在赤壁、乌林、江陵等地的一场著名战役。是役,孙(权)刘(备)联军大败北方劲敌曹操,不但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例,而且奠定了日后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

当时曹操有北方军队十五六万,加上荆州降兵七八万,号称八十万大军,占绝对优势,但曹军中北方士兵不习水战,而识水的荆州兵又军心不稳,是其弱点。公元208年,孙权的辅臣鲁肃向孙权建议与刘备联合,刘备用鲁肃计策,进驻鄂县的樊口。曹操将从江陵率军顺江东下,诸葛亮到柴桑去见孙权,共谋合力抗曹。孙权在鲁肃和周瑜的坚决支持下,发三万精兵,交周瑜前往樊口,准备破曹。周瑜进军,与曹操在赤壁相遇。当时曹操军中已有疫病,初战不利,暂驻江北。周瑜在南岸,部将黄盖说:“曹操将战船用铁链连在一起,首尾相接,可以用火烧。”于是用十艘蒙冲斗舰,装上干燥的芦荻和枯柴,浸透油,裹上帷幕,上面树起旌旗。船尾系上快船。先给曹操送信,假装投降。当时东南风急,黄盖以十艘斗舰置于最前面,到江中举帆,其余船只依次前进。离曹军二里多时,同时点火,火烈风猛,船行如箭,烧尽曹船,火势一直蔓延到岸上军营。周瑜等人又率精锐部队从后杀来,曹军大败。曹操引兵从华容道逃走,道路泥泞,死伤很多。刘备、周瑜水陆并进,一直追到南郡。这时曹操军队又因饥饿和疫病,死了一大半,只得北归。

据说周瑜的妻子小乔不仅玉貌花容,而且才多识广,知军机,识兵法,是周郎的贤内助。赤壁大战前夕,曹操战船开抵赤壁。周瑜则屯兵三江口,双方兵马对峙,战争一触即发。周瑜虽同诸葛亮合计用火攻,可是连等几天没有东风,周瑜焦虑成疾,卧床不起。小乔猜透了夫君的病因,忙写密信差人送到前线,宽慰夫君。为夫君献策分忧。周瑜展读,原是一诗:“胜利在望中,君何气懵懵?妾料诸葛亮,会借东南风。”周瑜大喜。立即起床去请鲁肃约会诸葛亮。于是就有了七星坛诸葛借风、甲子日火烧战船的著名战役。

赤壁是东汉末年曹操和孙权、刘备鏖战之地,赤壁之战孙、刘在战略上以少击众,战术上智取强敌,战争结局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影响深远,后代文人雅士常以赤壁为题,托物咏志,发思古之幽情,从唐代李白始,迄元朝吴师道止,仅唐、宋、金、元四代,有文章记载的咏史作者就有十四人之多,所做诗、词、曲、赋中,不乏名篇传世。虽然如此,对于赤壁古战场的地理位置究竟在哪里,诗人们似乎也不甚了解。

北宋苏东坡在黄州(今黄冈县)所作的脍炙人口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也只是说“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对于黄冈城外之赤鼻矶,是否就是赤壁古战场,并没有明确说明。而“人道是”,所指之“人”,实际上就是唐代诗人杜牧,他的“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赤壁》绝句,就是视黄冈城外之赤鼻矶为古战场的。然而,赤鼻矶的地理位置既不在樊口上游,又不在大江之南,与史书所载不合,并非真正的古战场。可见,不是杜牧搞错了地方,定是文人借题发挥,因而以讹传讹,使大文豪苏东坡也如堕五里雾中。

那么,对于古战场赤壁的位置,近代的看法如何呢?同样是扑朔迷离的。且看高中语文第一册《赤壁之战》和第四册《念奴娇·赤壁怀占》的注释:“赤壁,地名,一般认为在现在湖北省嘉鱼县东北,长江南岸。”可是有一种为课本服务的《中学语文教案》却说:“赤壁,课本解释为‘在现在湖北省嘉鱼县东北’,其实这种传统的说法不一定正确。它的位置应该在蒲圻县西北的赤壁公社所在地。”两种说法,莫衷一是。有时在同一本书上,关于赤壁古战场的地理位置,也出现了互相矛盾的现象。

由于《三国志》的生动记载,加上《三国演义》的动人情节,赤壁之战早已为我国乃至日本、朝鲜、韩国以及东南亚各国人民所熟知。但是,赤壁今在何地?长期以来是学术界感兴趣的问题。由于对文献记载理解不同,有如下一些观点: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