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围屋之谜(一)

赣南,位于江西省赣江的上游,境内崇山峻岭遍布,南岭、武夷、罗霄三大山脉在境内蜿蜒交会,余脉延展蟠结,构成了“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地理概貌。赣南的总面积约为四万平方公里,东面与闽西地区相交,南面与粤东、粤北接境,西面与湘东南为邻,北面是江西本省的赣中地区。赣南、闽西、粤东相互毗邻,虽然分属于不同的省份管辖,但却是地缘相通,史缘相承,人文相同。这里是客家人聚居的大本营,客家人人数很多,除闽西、粤东外,在赣南,现生活着740多万人口,都是地地道道的客家人。

客家人构筑的围屋,传承于汉代的坞堡,堪称是中国建筑史上的活化石。在历史上,围屋曾遍布赣南各地。目前所能见到的围屋,都集中分布在赣南与广东相毗邻的一些地区,即龙南、定南、全南三县的全境,信丰、安远两县的南部以及寻乌县的个别地方。邻近江西省境的广东省一部分县市,也有围屋的分布。

目前,赣南共保存有围屋六百座左右,其中龙南县的数量最多,占了将近一半,有300来座。在该县九连山麓的武当小盆地之中,至今仍保存有珠园围、田心围、永安围、岗下围等共计13座围屋。中国古代史籍中描述的“坞堡林立”的场景,似乎在这里得到了再现。

东汉时期,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我国建筑历史上,出现了一种新的建筑类型——坞堡。坞堡是封建割据的产物,坞主是雄踞一方的豪强地主,他们所营建的占地面积大、外墙高耸、四角建有碉楼的坞堡,是一种防御功能极强,又可供一个封建大家族起居之需的家堡合一的建筑。

发展至两晋南北朝时期,坞堡这种建筑已在中原广大地区盛行,而恰恰又是在这一时期,中原发生了外族入侵的长期战乱,于是,中原地区的汉人不得不开始了大规模的南迁。在举族南迁的过程中,他们把中原的传统文化带到了南方,同时也把构筑坞堡的建筑技艺带到了南方,并且带到了赣南。宋代以后,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日臻完善,中央集权得到了空前的加强,而坞堡这种封建割据势力的伴生物,也就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但是,在客家人聚居的地区,情况却是有所不同。一是由于山高皇帝远,中央政权鞭长莫及;二是因为客家人对传统建筑文化有着顽强的承继性;三是客家人生活的山区战乱较多,客观上需要这种建筑的存在。所以,坞堡这一建筑形式便在客家人聚居的地区得以保存下来,而且一直延续到近现代,成为我们今日所能见到的赣南客家围屋。

赣南的客家围屋,具有十分鲜明的建筑特色和文化内涵。围屋空间体积硕大,平面布局以方形为主,四角也都建有带枪眼的碉楼,具有极强的防御功能。一座围屋内的居民,不管人口多少,哪怕多达数百人,亦必定是同姓、同宗,而且还是同一个开基祖的直系血缘后代。赣南这种如同壁垒式的客家围屋,无论是其建筑外观,还是其文化内涵,都与两千年前的汉代坞堡一脉相承,的确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活化石。

客家,是汉民族共同体的一个分支,是汉民族中一支颇具文化特色的民系。客家先民祖籍中原,自东晋以来,由于战乱、饥荒等种种原因,迫使中原地区的汉人不断南迁,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溯赣江水道而上,陆续进入了赣闽粤三省交界的大山之中。大山,阻断了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客家先民在与外界相对隔绝的情态下,经过数百年的开垦拓殖,并通过吸收土著文化后的重新整合,从而形成了既保留有古代的中原汉民族文化传统,同时又适应在南方山区生活的客家民系。

纵观今日之客家人,无论是他们的风俗习惯,还是他们的社会心态,都保持着浓郁的古代中原文化传统。客家人的宗族社会,是按照严密的宗法制度组成,客家人的妇女,都是具有一双天足大脚板的健妇,在客家人的观念中,有着强烈的祖先崇拜意识,而且时刻不忘自己的根在中原。

客家人的语言是地地道道的古汉语,所使用的词汇,保存有大量的古汉语词素。把吃饭称为食饭,把中午称作昼。把太阳叫作门头。客家话的语音则是典型的唐末古韵,像“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这样的唐诗名句。无论你用多么标准的现代普通话去朗诵,都会觉得非常拗口,但要是用客家话去诵读的话,那就如同出自唐人之口。依旧是那么平仄入韵,琅琅上口。

客家人一直保持着聚族而居的远古习俗,这种以血缘为纽带的父系大家庭,少者数十人,多者上百人甚至是数百人,他们在宗族力量的凝聚下,共同生活、共同劳作,欢聚一堂。而那些规模大小不等的一座座围屋,就是这一个个父系大家庭安居乐业的家。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