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之谜(一)

在江西九江市南、鄱阳湖湖口之西,有一座千百年来令人神往的名山,那就是以“奇秀甲天下山”著称的庐山。庐山之名是怎么来的呢?

“庐山”之名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在《史记》前后的典籍中,庐山又被称作“天子都”、“天子障”、“南障山”。关于庐山的名称,还流行着如下三种传说:

其一,传说周威烈王时(即公元前4世纪),有一位匡俗先生,在庐山学道求仙。周天子屡次请他出山相助,匡俗屡次回避,潜入深山之中。有人说他成仙去了。后来人们就把匡俗求仙之地称为“神仙之庐”。并说庐山之名因此而得。因为成仙之人姓匡,所以又把庐山称为匡山,或称作匡庐。到了宋朝,为了避宋太祖赵匡胤名讳,而改称康山。

其二,传说周朝时,有一位方辅先生,同老子李耳一道,骑着白色驴子,入山炼丹,二人也“得道成仙”,山上只留下空庐一座。人们就把这座“人去庐存”的山,称为庐山。因为成仙者名辅,所以又称为辅山。

其三,仍然是匡俗先生的故事,但时间较晚,情节也异。

说是匡俗之父东野王,曾同鄱阳令吴芮一道,辅助刘邦平定天下,东野王不幸中途牺牲,朝廷为了表彰他的功勋,封东野王的儿子匡俗于邬阳(今江西波阳县一部分),号越庐君。越庐君匡俗,有兄弟七人,爱好道术,都到鄱阳湖边大山里学道求仙。这座越庐君兄弟们学道求仙的山,被人们称为庐山。

庐山历来为帝王所重视,特别是秦始皇、汉武帝分别在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西汉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巡行南方各地,到达荆楚一带,特意拜访庐山。传说秦始皇、汉武帝都曾兴致勃勃地登上庐山上霄峰和紫霄峰。汉武帝还虔诚地祭祀了庐山,并封匡俗为“大明公”。据《汉书·卫青传》载,汉武帝让他的姐姐平阳公主与大将军卫青合葬,“起冢象庐山云”。

面积达二百五十平方公里的庐山,是怎样飞峙在这一马平川的大江南岸呢?古时候有过秦始皇“赶山塞海”的传说:秦始皇为了修筑自己的骊山陵墓,曾以神鞭劈开骊山一角,将其赶到了长江、鄱阳湖边上。可是,还未来得及将此山再赶入大海,为自己铺平通往蓬莱仙境的道路,丢失神鞭的南海观世音便赶来悄悄地将神鞭换走了。气得始皇帝对着大山猛抽了九十九鞭,直抽得满山鞭痕,汗如雨下,而此山仍纹丝不动。从此,九十九条鞭痕便成了九十九道锦绣山谷;那流淌的汗水,却化作了终年不息的银泉飞瀑。秦始皇扔下的赶山鞭,竟变为耸入云端的桅杆峰。

但传说毕竟是传说,庐山的形成,只能是地质年代地壳运动的结果。在遥远的地质年代,这里原是一片汪洋,后经造山运动,才使庐山脱离了海洋环境。现今庐山上所裸露的岩石,如“大月山粗砂岩”就是元古代震旦纪时代的古老岩石。那个时代的庐山并不高,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它经历了数次海侵和海退。庐山大幅度上升是在约距今六七千万年前的中生代白垩纪。当时,地球上又发生了强烈的燕山构造运动,位于淮阳弧形山系顶部的庐山,受向南挤压的强力和江南古陆的夹持而上升成山。山呈肾形,为东北西南走向,形成了一座长二十五公里,宽十公里,周长约七十公里,海拔一千米以上的山地。这就是千古名山庐山的形成过程。

庐山“奇秀甲天下山”之说并非过誉。因为这里无论石、水、树、峭无一不是绝佳的风景,五老绝峰,高可参天,经常被云雾缭绕。说到庐山多雾,这与它处于江湖环抱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由于雨量多、湿度大,水汽不易蒸发,因此山上经常被云雾所笼罩,一年之中,差不多有一百九十天是雾天。大雾茫茫,云烟飞渡,给庐山平添了不少神秘色彩。凡到庐山者,必游香炉峰,因为香炉瀑布,银河倒挂,确实迷人。李白看见香炉瀑布后,万分赞叹,留下了千古不朽的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香炉瀑布飞泻轰鸣之美,至今令到此观光的游者大为倾倒。

庐山有没有出现过冰川的问题一直在我国地质界存在争议。1931年,李四光教授带领北大学生到庐山实习,发现那儿的一些第四纪沉积物,若不用冰川作用的结果来解释,很难理解。以后的几次考察,从不同角度再次研究了这些现象,确信系冰川作用之结果。他说庐山上下都堆积了大量的泥砾,平底谷、王家坡的山谷都布满了红色黏土及巨大的砾石,有的泥砾层甚至分布在分水岭上。砾石中,有的直径达一二米,风化磨损较浅,砾石夹杂着黏土,组成长丘,作扇状分布于庐山与鄱阳湖之间的平缓地带。泥砾中的黏土颗粒细腻黏韧,砾石及石块表面光滑,有的甚至有十分清晰的擦痕,很难认为是残积物质。泥砾堆积最远者距庐山有六公里之遥,也很难用流水作用解释。若以冰川作用来解释上述情况,则疑问就可解了。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