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的“神仙蜕骨”之谜(一)

武夷山为我国的一座名山,武夷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绵绵数百公里,与海岸线平行。这里至今仍保留有较大面积的原始森林,在古代更是森林密布,蔽日遮天。山林中悬崖突兀、峭壁险峻。再加之终年湿润多雨,云雾弥漫,更增添了武夷山区的神秘气氛。

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区的松溪县花桥乡外的深山陡崖上,有一个巨大的崖洞,当地人称“万棺洞”。洞内停放历代棺柩数百具,层层叠叠地架搁在一起,除下层的已腐朽外,上层棺柩均较完好。这些棺柩按年代越推越近,甚至有解放后存入的新柩。“万棺洞”位于海拔500多米的狮子崖上,山势险峻。崖巅有一天然大裂隙,俗称“狮子口”,洞外张内收,宽300余米,深100多米,高8000米。崖坡朝阳,既遮雨蔽日,又干燥通风,使棺柩能经久不坏,洞外荆棘丛生,人迹难进。

悬棺葬作为一种特殊的埋葬习俗,据文献记载,其时间最早相当于春秋战国时期,其民族大都属于“百越”的范畴。越族分布很广,古代南方的民族泛称越,以其部族众多,又名“百越”,地域包括东南和中西南地区。“百越之族”的葬制,多利用高崖绝壑、人迹少到的岩隙以藏尸,使之免于野兽侵袭和人为的损害。据考古发现,这种崖洞墓葬制,沿武夷山系,五岭以及川滇一带等13个省区都有遗迹可寻。但是自秦汉相继统一了东南沿海之后,地方政权被消灭了,闽越文化逐渐融合于汉文化,传统的葬法逐渐为后来的土坑葬制所取代。由于这种葬法的异常古老,曾经引起历史学家和民族学家的重视,一直都在研究和探寻。

松溪县地属武夷山脉,与浙江毗邻,是当时闽越族的主要活动地区,留下闽越族的史迹本不为奇,然此种葬习何以能绵延至今?史书上说:汉武帝时灭闽越,陡其民于江淮间,然其被迁者主要为权贵,并非全部的族众。正如《宋书·地理志》所说:“彼逃亡山谷者颇众”。闽北一带为越族活动之重地,花桥乡“万棺洞”悬崖葬俗,是否就是当年逃亡山谷者的越民世代相承下来的遗习?当地人风传,新柩内的死者皆为40岁以下夭亡之人,恐其鬼魅祸乱村寨,因此送在亡灵集中之处的崖洞,便于阴冥中鬼雄管理。不过,此种解释似乎系后人牵强附会。

武夷山的诸峰形成于地质年代的白垩纪到第三纪。山体是由陆相沉积而形成的沉积岩构成的。山体是东面高而逐渐地向西北方缓慢地向下倾斜,因此武夷山的东面多是峭壁悬崖,绝峰深谷,据说有36峰,72岩。在这些峭壁上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洞穴。

关于武夷山名称的来历,有这样一种传说,即在商代时有一位大夫名叫彭祖,也称为老彭。他善于养生而长寿,隐居在山中,生了两个孩子,长子名“武”,次子名“夷”,合称为武夷。武夷山就是因此而得名的。到汉代时,中国古代著名的帝王汉武帝刘彻信奉长生仙术,非常喜好祭祀天下的名山,并且也到过武夷山祭祀,还册封了“武夷君”。所以武夷山又被称为“汉祀山”。

在1300多年以前,有一位名叫顾野王的南朝时期人,他曾在现在福建省境内的武夷山东麓一带做过官,并在做官的期间多次游历了武夷山。他对于武夷山中崖葬那神秘而壮观的景象是这样描述的:“地仙之宅,半崖有悬棺数千。”由于年代的久远,原来当地行崖葬习俗的土著民族的消失,再加上有关武夷山的神仙传说,使得后代的人们在见到这些神秘的古代遗迹时,除了抒发怀古的感叹之外,同时还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和不懈的探索。而这些神秘的古代遗迹也就成了千古之谜。

南朝还有一位名叫肖子开的人,他在游历武夷山和属于武夷山脉的栏杆山时,对崖葬的遗迹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观察。并且他在《建安记》中详细地描述了他的亲眼所见,以及关于这些遗迹的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