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小云到了上海后,除了到戏园演出外,就闭门在家里练功,决心要练出担惊人的艺道来。在“三小一白妙中,杨小楼早已负有盛誉,尤其悟空戏更是身手不凡,许多人都向他学武生戏。尚小云虽然是唱旦角的,但他也学习杨小楼,潜心学艺,刻苦练功。
早年学武戏叫练把式,刀、枪、剑、戟等十八般武艺都得纯熟,才能在戏曲表演中运用自如,表演得既美观,又逼真。杨小楼的八卦掌、少林拳和和通臂拳,堪称是绝活。他演《挑车》中的高笼,向黑凤利对打时用反把枪,刺杀快如闪电。而他演《长坂坡》里的赵云,开打后的下场花和台步,用的就是八卦掌的步伐,满台武行人员无不称赞。尚小云对杨小楼这些绝招是爱之极深,迷之欲狂。他一招一式,偷偷摸练,并主动向杨小楼请教,终于也学会了八卦掌、少林和通臂拳,并用到舞台表演中去,使武打动作快速、奔放,优美、逼真。
尚小云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磨炼,艺有大进,他又回到北京,和杨小楼一出《楚汉争》轰动古都。他想起了当年要与龚云甫唱戏,不但戏没唱成,反遭嘲讽的事,便决定再唱《六月雪》,而且定要龚云甫给“挎刀(唱配角),姓崔的管事满口答应了,笑着对尚小云说:“要不是当年我拿话激了你,你能有今天”。
尚小云并不满足巳取得的成就,他决心在京剧艺术的红氍毹上继续探索,以达到封更高的艺术境界。当时梨园界演武戏,十之有八必须得有门有户,有武术名家的指教,于是他便拜当时的名武术家醉鬼张三为师,学会了武术中的许多套路,十八般武艺虽不能说样样皆精,但却有相当的功力,使自己的表演手段大为丰富。尚小云所塑造的角色,大部分是驰骋疆场的巾帼英雄,侠女或者剑客,这就必须得有好武艺,别人演这类角色可能会力不从心,他却游刃有余。他的武打快速勇猛,翻滚跌打火爆,如《十三妹》中的夺刀,《青城十九侠》中的耍虎叉,《峨嵋剑》中的对打,就有不少的绝活,演来往往会收到“扣人心弦,惊人魂魄”的艺术效果。
荀慧生
在四大名旦中,荀慧生练武功更是下了大功夫,花了大力气。因此他不但精于唱、念,而且擅长做,打。
在荀慧生还不到七岁的时候,就开始了他的学艺生活。荀慧生的练功是从跷功开始的。 “耗蹺”是个苦差事,踩着跷笔直地站在地上,一耗就是一个多小时。练到一定程度,就逐渐增加难度。先是在一块平放在地上的砖上耗,再在竖起来的砖上耗,后来又把两张桌子叠起来,桌面上放条板凳,板凳上面再竖块青砖。人站到上面的砖上去耗跷,一耗就是大半天,常常站得两腿都失去了知觉。
京剧中的练武功和武术锻炼一样,都讲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每当到了三九严寒天,荀慧生都要把棉衣全部脱下来,只穿一件单衣,甚至光着脊背到寒风刺骨的冰面上去练功,踩着跷跑圆场;而到了三伏酷暑天,却要穿起棉衣,在炎炎烈日下练习各种身段动作。
由于学戏练功的需要,荀慧生年轻时就喜爱体育活动,尤其和武术运动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学会武术运动中的一些套路和动作,他曾结识了不少武术行家,并以“圯桥三进履”的精神,到处求艺。因此,使他有条件借鉴吸收体育运动中的一些动作和方法,用到练功和舞台表演中去。荀慧生发现长跑运动员绑沙袋练习很有作用,他便把沙袋巧妙地借鉴使用到练功中。舞台上跑圆场,走矮子步是以腿上功夫为主,荀慧生便在小腿上绑以装有铁沙子的口袋,这样练功非常费劲,可等练出功夫之后,把铁沙子袋解下来,就会觉得两腿轻松,身轻似燕,无论跑圆场,还是走矮子步,灵巧极了,真可谓“健步如飞”、“飘飘如仙”了。 武术运动中有句话说,“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荀慧生在舞台上一伸手,一投足,使人一看就觉得他身手不凡,受过严格的武功训练,懂得武术套路。如在《辛安驿》一戏中,他演带红胡子出场的周秀英,表演了走矮子步,并且用了“旱地拔葱”提身坐上桌子翘起脚来的亮相技术,以及在《红娘》一戏中,引张生进花园时的棋盘舞,都显示出武功的独到和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