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锐锋
随着全国“武术热”的浪潮一天天高涨,青年人学武习艺的欲望也一天天强烈。许多人苦于拜师无门,纷纷向一些知名的老武术家、技击家提出请求,甚至不远千里贸然登门求师,使一些老武术家感到为难;而这些青年也荒废了学业,给家庭和社会添了麻烦。吃了苦头,最后还是失望而归。作为同路人,谨向青年朋友奉赠一言:不要苦恼,不要灰心,没有老师就自就自己钻研,只要有信心、有恒心,自学武术是可以成功的。
笔者也是青年武术爱好者,文革时期下乡接受再教育,习武之事无从谈起。进工厂后,也没碰到习武良机,求师无门。但是任何困难都挡不住习武的决心,没有师傅我就找些资料学习,演练起来。几年来我参照蔡龙云教授的《少林拳阐宗》学会了“少林罗汉十八手”和“少林八步连环拳”等简短实用的套路,还学会一些大刀、叉、月牙铲等器械的使用,演练至今,颇有体会,不敢自秘,谨奉献如下:
一,要明确学习武术的目的
武术是我国的一项传统的民间体育运动,自古以来,打拳踢腿者甚多,但各有各的目的。今天,我们习武既不是想做驰骋疆场的战将,也不是想当走南闯北、奔走江湖的镖师,更不是要学得武艺在身,去报个人恩怨:我们的目的是强壮体魄,陶冶情操,以便能有更大的精力为四化建设多作贡献。当然,自卫防身,维护社会治安也不排除在外。至于那继承武术遗产,使古老的传统武术发扬光大的责任,自有职业武术工作者承担。我们应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迷恋某门某派,想入非非,幻想当武僧、武道、名派名人了。
二、要会看图解
现在武术刊物很多,套路图解是自学武术的工具。要懂得图解的意义,包括武术术语、动作名词、实线和虚线箭头所指的方向和文字说明部份。最重要的是活学活用,因为图解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如照图解做动作就形同木偶,面目全非。也就是说要有“轻,重、缓、急”,还有身法、手法、腿法和眼神的运用。
三,要潜心领会拳种风格和技术特点
太极拳柔和缓慢,用意不用力;少林拳刚劲迅猛,以气发力,各种拳种都有各自的风格和特点。同是“金鸡独立”、“白鹤亮翅”、“紫燕穿林”的动作,拳种不同,技术要点和要求都不一样。我们要根据资料介绍,潜心领会,在演练中尽力将这些风格、特点体现出来。
四、循序渐进,不要贪多
俗话说“贪多嚼不烂”,一开始就这也想学,那也想练,到头来只是“夜想千条路,白天照样卖豆腐”。就是学一个套路时,也要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去看图练习。比如:少林拳三十二式的第三、四动作“缠拳踩脚”接“马步立拳”,在实际演练中可当一个动作完成。但是缠拳、踩脚、变马步上举、右拳立出左拳都要交代清楚。这两个动作的实际运用,可以这样领会:当对手抓住自己的手腕时,迅速将左手抓住敌手,右手张开向外翻腕,反抓敌腕,跳右脚踩敌前脚;同时用左肩抗击,接着右手抓敌手举起,变马步将身放低,以利从上和左拳立出,直捣敌肋。有了这个意识,只做动作时就自然、明确。“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这样将各个动作做好,再将各个动作组合起来,注意连贯性,就是一整个套路了。
五、要善于模仿和发挥想象力
跟老师学拳路也不过是模仿,没有老师也能够找到模仿对象。看武术表演、杂志上的照片、电影电视上的武打镜头,还有杂技节目和武打戏都是模仿的好机会。如果看一场演出,能记住一个动作的形象,日积月累,想象力很快就丰富起来了。有了想象力,就会“心有灵犀一点通“,学武速度就加快了。
六,要注意安全
这里说的安全,除了注意场地平整、器械安装牢固之外,主要是强调不要乱练,比如练拳时,用气不当就会造成“岔气”,引起肋部疼痛。还有人练“铁砂掌”、“金刚腿”,由于没有好的设备而伤手伤脚。练硬功是必要的,但不可盲目乱练。如若因伤而影响工作,那就更不好了。 以上仅是个人点滴体会,不当之处敬请行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