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载煌
1984年第九期《武林》中《武术中劲与力的区别》一文,研究了F /mv—公式,公式的另一形式是Ft = mv,该文着重探讨了mv,本文着重探讨F t。
设甲以力F击质量为m的乙,甲对乙的作用时间为t,乙被打出的运动速度为V (设初速度vo= 0),根据冲量守恒定律,有关系式. Ft = mv.,乘积Ft叫做力的冲量,它是力F在时间t内作用的效果的量度; mv叫做动暈。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
我们可以做个实验,一个平衡的天平,我们拿小锤以重的力量短时间敲击天平的一边,虽然、用很大的力打下去,但在锤头打到天平盘时,很快就离开,也就是使力对天平盘的作用时间t很短,因此天平盘得到的动能mv不大,天平盘往下运动的速度v也不大。结果天平不会失去平衡或只略摇晃几下就恢复平衡;如果在天平的一边放上一个极小的砝码,天平必然失去平衡。在这里,极小的砝码虽然很轻,但是因它一直放在天平的一边,因此它对天平的一边的作用是长时间的(t大于前者几十、几百倍),其冲量Ft颇大,因而使天平失去平衡。
在武术上,为了得到大的冲量,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练习力量,以使F的数值增大,因而v也变大,此即长拳,属外家拳;一种是加长力的作用时间,使t的数值增大,同样可以使v变大,此即太极拳,属内家拳。
长拳采用冲击力的方法,训练中着重练习力度、速度及准确度,尤其训练“胆大、心细、眼明、手快”,其结果不仅可以在眼花缭乱的搏斗中辨明破绽,打中对方,而且打得有效果。练习中,要求把拳打“出”,把枪扎“出”,便是既要有大的F,又要有足够的t的训练。
太极推手则是“沾粘绵随”、“不丢不顶”,伺机发人。发人时,不以冲击力,而象小砝码施力于天平盘一样,长时间施力于对方,以长时间的作用力来获得大的冲量Ft。我们常见太极推手时,功底深厚的老者能把身强力壮者推出,甚或使其跌出一丈远以外,其冲量之来源,除因“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的发劲(F大)外,便是“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后不以冲击力而“粘”贴着对方的长时间(t大)的发劲。 以冲击力击人,因其t小,仅F大,故冲量Ft不大,结果可能是对方青肿红痛、皮开肉绽,而一般不是击出甚远(虽有把人击出甚远的,但不是靠大的冲量,而是靠巨大的力击中对方太阳穴,下腭等要害部位,使人头晕目眩、昏厥跌出的);太极拳则是可以发人甚远而不甚伤其皮肉,因此是一种老,弱皆宜的技击运动项目(推手时还可采用只动摇其重心而不发出对方的练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