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备
话说,河南省宁陵县刘楼乡腾营村有位老翁,年已七旬挂零,但眼不花,耳不聋,腰不弯, 背不驼,走起路来,两脚生风。因此,在当地有“宁陵飞毛腿武老翁“的雅号。
武老翁姓韩,名振山。早年原是“宁陵县国术馆”的学员。学得一身好武艺,刀枪剑棍,拐子、流星样样精通,先后在睢县、柘城、毫县、贵阳等地当过30多年的武术教头,收徒数百。不料,“文革浩劫”,他的祖传器械全被没收,武术拳谱也付诸一炬。正是落花已随流永去,武老翁的消息,从此便无人提及。
却说自演了电影《少林寺》,武术又在乡下热了起来。加上,乡镇落实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生活日渐富裕,小青年对舞枪弄棒,趋之若鹭:庄稼汉对练拳耍腿,心驰神往!欲寻良师习技击,广交益友昌武林的呼声,顿时沸沸扬扬…
乔楼乡光辉村原党支部书记王建平,是个在战争年代里做出贡献的离休干部,如今解甲归田,听说韩振山武艺高强,千方百计打听到韩振山的家庭住址便登门拜访。刚妊,武老翁从地区开武术会议回来,王建平紧紧地握住韩振山的手道:“韩师傅,俺光辉村准备办业余武术学校,已有四五十人报了名,现在更络绎不绝,专等着你去设帐授徒“。武老翁一听此言,哈哈大笑,“行!如今,国家支援开展武术健身活动,俺得为国家出把力!再说,我这七十多岁的人,再不把武艺传下去,难道还要带到西天去不成?可是,在俺衬里,还有一些小伙子, 学武心切,恐怕……难以脱身呀!”王建平听了,起初日蹬口呆,不知所措,继而眉头一皱,计上心头,当即斩钉截铁地对韩振山明确表态:“这好说,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把你村的学徒带到我村,边上学,边习武,行吗?”武老翁生性爽快率直,又见对方盛意拳拳,热情诚恳,只好当面答应。
光辉村的群众,听说韩振山被请定的消息,男女老少,特别是求艺心切的青少年,无不兴高采烈,奔走相告。还有一些群众,一丢下饭碗,就手持木板,呼朋唤侣,架车赶到早已确定了的武术训练场地,有的修房、垫院;有的拉砖、垒墙,两三天时间,不仅修好了,四间房,垒好了院墙,还把50 0多平方米的武术训练场,垫得一平二整。全村在王建平率领下,象迎接盛大的节日,一派欢腾,大有灼灼千门庆,辉辉万户喧之慨!
2月1 1日这天,风和日丽、光辉村在鼓乐铿锵,鞭炮齐鸣中,业余武术学校宣告成立。只见一队队的武术学员,着装整齐,精神抖擞,手持刀枪剑戟,喊着行军的口令健步入场,向群众表演了30多个精彩节目,为开学典礼增添了光彩。“武老翁”还特意穿上了新买的运动鞋,浑身上下打扮得格外利索,很有,“庄重诚老叟,潇洒若少年”的风度。县、乡的地方领导也亲临检阅,四邻村庄围观的群众摩肩接踵,车水马龙,好不热闹。 打这以后,队员们白天该上学的上学,该干活的干活,早晚习武个个认真,每天晨光熹微, 武老翁就和队员们一起跑步、练功。他还给队员们立下了规矩:不准闹事,不准伤人,“学武先学德”;只因他精心教练;队员们进步很快,逐渐有了功底,宁陵县良好的武术风气,更名传遐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