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元斌、少林寺拳法与日本柔道
无渝江安
柔道在日本,是一项较为普遍的体育运动项目。长期以来,一提起柔道,人们往往会把它与日本联系起来,而忽略它与中国河南嵩山少林寺的渊源关系。不忘这种渊源关系的倒是日本许多学者和拳法大师。被誉为日本少林拳开山祖的宗道臣先生,从四十年代以来,在日本传授少林拳术,门徒遍及全日本列岛。他所传授的拳法,编成三法二十五式六百多种基本武术技巧,取名日本少林拳法。它自成一派,有许多重大创新,非完全师门所授,是他在中国所学各种武艺的融会贯通,加以整理和再创。宗道臣先生于一九三六年前后在中国学习拳法,而后又到嵩山少林寺达摩祖师殿前举行过正式传法仪式,成为少林门下的弟子。他十分尊重这种师宗关系。一九七九年,他以七十二岁高龄率领由他女儿宗由贵和弟子多人组成的日本少林寺拳法联盟代表团访华时,特地去嵩山少林寺朝宗,翌年,又在少林寺矗立一块二米高的花冈石雕刻“归山纪念碑”。虽已成为载誉全日本的一代宗师,仍承认日本少林寺拳法宗师在中国。
宗道臣—生这种不忘师门的谦恭和衷诚,不愧为一代宗师的美德和风度。然而我们绝不可误认,中国的少林拳法传到日本,是从宗道臣先生开始的。中国的少林拳法东传日本,并使日本固有的柔道提高和完善,可追溯到三百五十年前,即我国明清之际,日本宽永年间,其创传祖师即为与著名学者朱之瑜(1600—1682)同时流寓日本的陈元斌。
对于陈元斌,在我国,知其人其事者很少,学术界研究他的思想和著作也甚为鲜见。其实,在流寓日本期间,他把中国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技艺传播到了日本,并与当时日本学者广泛地讨论诸学术问题。
陈元斌,字羲都,号既白山人,别署芝山、升庵、菊秀轩、虎魄道人、崆峒子等。生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卒于日本宽文十一年(1671,清康熙十年)。陈元斌在中国的身世、家世已难详知,根据他在所著《升庵诗话》中说《简斋集》是他“太太爷爷”所著,简斋是其“先祖”,则知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陈与义(10 90—1138)①为其远祖。又曰人山边松在日本元禄辛未年(公元1691年,清康熙三十年)校辑车《升庵诗话》后跋中说,陈元斌“自言落第之后委身商客而来于长崎,患痢日久,腰钞皆尽,卒不得还”。可知陈元斌曾在明朝科场运乖,不但未中过进士②,甚至还不曾是举人、秀才。日本当代学者小松涛考定,陈元斌二十七、八岁时,曾游学嵩山少林寺,大概就在此时学到了少林拳法。又从日本学者林罗山(1583-16 57)《与大明人沈茂人》、书信中可知,陈元斌曾与沈茂人在明天启元年,同为福建总兵使节单凤翔的随行译员渡日商讨倭寇事,由于江户幕户不与地方政权开议,不得要领而归。陈元斌在日定居的具体时间说法不一,有待进一步考定,大约在明天启末到崇祯中期。在日流寓期间,曾为尾张藩主毛利义直顾问,年薪米六十石。当时日本一些学者与之往来,视其为“归化”民,陈元斌在许多题款中,却自署“大明武林”或“大明虎林”(即今之浙江杭州)人,不承认自己已“归化”,也以示不忘祖国故土。
陈元斌在中国虽鲜为人知,在日本却为学者所重视,历来不乏记载他的事迹的书籍和文章,近年来还有研究他生平和思想的专著。日人原念斋把他与日本著名学者藤原惺窝(1561~1619)、林罗山、伊藤仁斋(1627-1705)、荻生徂徕(1666—1728)、安东守约(1,622-1701)等并列为日本的“先哲”(见所著《先哲丛谈》)。我国清人王韬(1828-1897)在所著《扶桑游记》中说,“明亡至日本者凡三人,在水户则米舜水也,在尾张则陈元斌也,在纪伊则戴曼公也。”实际上,当时流寓日本的当然不只这三人,王韬特别突出提出他们三人,正如日本近代学者青木正儿所说,明亡后避乱到日本的人确实很多,而其中“有学问的是朱舜水、陈元斌、独立③三人,都于日本文化有所贡献”(《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华北编译馆1942年,第49-50页)。陈元斌在日本写了不少著作,除《虎林诗文集》、《既白山人文集》亡佚外,传世的还有《双星稿》、《长门国志}、《升庵诗话》等,特等别是两本具有首先传播中国古代学术和文学到日本的著作值得重视,一为理论著作.《老子经通考》,把我国道家及基本持唯物观点注解《老子》》的重要派别代表著《河上公章句》系统介绍到日本④。另一是他与日僧元政(1623-16 68)合著的《元元唱和集》,首先把我国明代万历年间突起的,以袁中郎(1568-1610)为代表的公安派文学传播到日本⑤。这在日本思想史和文学史上都起过重要作用。陈元斌不仅是学者、诗人,而且是多才多艺的方技家,日本当代学者米山寅太郎说,“陈元斌于我国文化影响是多方面的”。据日本学者小松涛在所著。《陈元斌研究》(松山阁出版株式会社昭和四十七年出版)专著中核证,陈元斌还通晓建筑、医药,又善长书法、制陶等、对蜚声世界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茶道,亦多有贡益,尤精少林拳法。本文在介绍陈元斌其人之后,着重介绍他与日本柔道的关系。
日本许多学者都十分肯定地认为,陈元斌是日本柔道的创始者。
元斌善拳法,当时世未有此技,元斌创传之。故此邦拳法以元斌为开祖矣。正保中,于江户城南、西久保国正寺教徒。尽其道者,为福野七郎左卫门、三浦与次郎右卫门、矶贝次郎左卫门……原念斋:《先哲丛谈》卷二
原念斋肯定陈元斌是日本拳法的“开祖”,他的这段记述可分疏为以下几点:一、陈元斌是在日本正保年间即相当于我国明崇祯末,清顺治初年到江户城南国正寺(又称国昌寺)寓居的;二、在陈元斌东渡之前,日本没有拳法,他是日本拳法的创始者;三、陈元斌寓居国正寺期间,传授了他自己创编的拳法,其著名门徒有福野七郎左卫门、三浦与次右卫门、矶贝次郎左卫门三人。
与原念斋上述记载相同的内,在日本其他一些书籍中还可以找到许多。诸如,信夫恕轩说,“我邦昔时未有拳法,归化人陈元斌善此伎,传之邦人,故此伎以元斌为鼻祖。”(《依田学海》卷二“眉批”,转引自《陈元斌研究》第96页)日籍《凌雨漫录》在《柔术之始》:章中说,“正保年间,陈元斌于西久保国正寺以此(柔道)教传之力(转引自《陈元斌研究》第49页)。 日本《国史大辞典》于陈元斌条下说,“明归化人陈元斌于正保年间来江户授徒,有福野七郎右卫门、三浦与次右卫门、矶贝次左卫门从其学,尽穷其技。丸山三造在所著《日本柔道史》(大东出版社昭和十七年版)中说,“日本之有拳法,是近世陈元斌来我国定居后传三人(福野、三浦、矶贝)之后”。最有说服力的是,在日本爱宕山还残存一块题为《爱宕山拳法碑》,镌刻着“拳法之有传也,自投化人陈元斌而始”碑文,这就非同一般传闻记载了。
信夫恕轩等都在肯定日本“昔时未有拳法”前提下,承认陈元斌为日本拳技的“鼻祖”。 中国学者也有如上述同样说法,如陈家麟在所著《东槎闻见录》中说,陈元斌“兼善拳法, 日本拳技,闻自元斌始事”。又姚文栋在所编《陈元斌先生事略》中说,“先生又精于拳法,正保中寓江户城南国正寺,有从之学者,先生悉授与之,日本此技自先生始也。(转引自小松涛:《陈元斌研究》第94-95页)陈家麟、姚文栋的说法,与原念斋、信夫恕轩等说法没有差别,其根据可能来自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