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仿生谈——试论武术运动中人体重心出体

杨俭   于元

人们在长期同大自然的斗争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逐步具有了顺应自然,把握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并形成了一定的防卫打斗技能。在狩猎和驯服饲养动物的过程中,发现认识和模仿借鉴动物的某些长处,将之深化在打斗技术中,并使之形象化、具体化,这也是象形拳法的雏形。在今天林立的各家拳法中,武术仿生的作用表现得更为突出,诸如蛇拳、猴拳以及南拳中的象形拳种和少林五形拳等。它发展的高峰集中表现心意一脉,历代前贤经过不断的研究,逐步形成今天形合神似的意态。王芗斋老先生精辟地阐述到:“以形取意,以意象形,形随意转,意自形生,式随意从,力由意发。”话虽如此,若要真正达到形意合一之境,又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武术运动中人体重心

杨鸿尘先生在四十多年的拳学实践中,经过多位老前辈的点化和自己不断的探索,对拳学领域的诸多方面均有精深的研究。先生青年时,拳历过荒原牧马的生活,对马的习性了解很深,这其中也包括一些狂野难驯的烈马。据先生观察发现:马(包括其它动物)的行走是钟摆式的,即行走中动物的腿部运动与上下颠倒后的钟摆的摆动是一样的。

动物的脚(蹄)犹如钟摆上端的固定部分,动物腿和身体连接的部位,也可以说是胯部,即所谓根节,犹如钟摆下部的圆头。这样动物在行走或奔跑过程中就形成了钟摆不停的摆动,即所谓“关节若机轮”,并且在行进中动物身体还有起伏变化。骑马的人都感觉到颠簸,但马真的奔跑起来,反而不那么颠了。这是为什么呢?

先生分析认为马是腾起来跑的,和虎豹的奔跑一样,保持着一个动平等点。现代生物科学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科学家们利用高速摄像技术对马的奔跑状态进行分析研究,看到马在奔跑的时候四蹄有时都离开地面,这样便没有了身体的起伏,也就是为什么马飞奔时,骑马的人感觉是很平稳的了。同时还看到马的四蹄在行进的不断变化中总是保持三点支撑状态,这样马的身体始终维持着一个动平衡而不至于跌倒。之后,科学家们继续对六足、八足的一些动物进行研究,如蜘蛛、螃蟹等观察到它们的行走仍然是具备三点支撑的,特别是通过观察蜈蚣这种多足动物,看到在行进中它的身体虽然呈S形,但它的那些足脚也是保持三点支撑的。由此,我们在武术运动中的一些问题便得到了答案。

武术运动中人体重心

随杨鸿尘先生习拳之初,曾就发力问题请教先生。先生言明:“我们是靠势打人,《孙子兵法,势篇》中讲“转圜石于千仞之山”。这样在反复的站桩等功法的训练中,我们反思模仿动物的某些习性,如虎、豹、狮、马、蛇……的行进和捕食状态,但其内在机理不是一说就行了的,站桩训练中的身体要有前倾之势,使身体保持静平衡状态。有人认为这样站桩身体前趴违背拳意,其实我们利用空胸下气、拧裆翻胯等严格的要领,找到身体的第三个支撑点,使身体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同时具有相对静止状态下的最大的势能,有玉树临风之态,即解铁夫老人所谓“玉树挂宝衣”。一般人的重心和传统武术运动形式的站立状态下的重心,当然也会放在其身体支撑范围内。

我们在由相对静止到发生位移以及行进的过程中,在位移方向上都有一个看不见的力点(倾向点),就像俗话说有根绳牵着你似的,这实际上是一个动平衡点,也是你站桩找到的第三个支撑点的延续。这个平衡点,可以改变你位移变化的幅度和频率。这一点,一般人(包括习武者)与动物的感觉应该是一样的。经过这种特殊的功法训练,逐步形成无体重负担的步法,这样我们运动起来的幅度和频率就大大增加了。这个延续的第三个支撑点即所谓的重心出体。对这个支撑点的均衡把握是人体拳学素质变化的关键点。“重心出体”,是我在武学研究中的专用术语,是针对双腿负重的步法和依靠四肢的攻防动作者的重心而言,并不是真正重心出了身体。因为物理学的常识告诉我们:重心如果离开人体,其结果必是前仆或前滚翻。

武术运动中人体重心

如果我们硬要去以物理学的重心不能出体来否定武术运动的仿生,来解释重心出体,就很难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了。 《意拳要点》中讲发力时“要以前步作后步,后步作前步,以前步作后步之前步,以后步作前步之后步,互相颠倒,虚实为用,前后力量交叉,使人不可捉摸。”《桩功与四形》中也讲;“脚无定位,身无定势,或以后步作前步,或以前步作后步,前后交替,虚实互演,以步法夺敌之位置。”这种人体重力位能到重力动能的不断转换是因为有这个点的存在,否则脚下不绊蒜才怪呢?芗老《桩功与四形》中讲的:“人体重力,即重力位能向重力动能之转化,即所谓之与地争力,即重心出体。另外,芗老讲,片面之单重与绝对之双重都不对,也是因为有这点的存在。芗拳的夺势是典型的重心出体的运动表现形式之一,实作时,一旦压势成功,即造成发力的最佳时机。在重心出体身体失重的一瞬那,利用地心的引力,将整体力量作用于对方。再有几位芗拳前辈的健舞表演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我们无论是日常演练还是具体实践当中,都要保持桩态,具备“高吊势能”,并具有十二形之意,运动起来既有上下起伏,又有左右呼应,绝不许出现锯齿形的生涩的不圆擞的动作转换,如深得芗老晚年亲传的马骥良老先生所教诲的那样,“许腾不许蹦”。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