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拳浅说

长沙市 彭东举

戚家拳是明朝戚继光从抗倭实战出发,为训练将士,而精心编造的一路拳,很有实用价值。他不讲门户宗派,集各家之所长,综合十六家拳法,“择其善者三十二势”而编成。其抗倭业绩卓著,留芳百世,戚家的拳术也有一定功劳。

戚继光朴实无华,谦逊好学,豁达大度,治军治学极为严谨。戚家拳气势磅碍,纵横驰聘。舒展大方,节奏明快,刚柔相济,变化无穷。动则风驰电掣,翻江倒海,摧粘拉朽;静则藏龙卧虎,含而不露,深不可测。

戚家摹中含有吞、吐、浮、沉、托、抛、提、棚、挤、靠、采、撒、冷、震等劲。手常用披、劈、横、所、擒、拈、拿、插、炮、鞭、搅、撒等法。步法有进、退、顾、盼、搓、挪、夺、颠、跳、闪、敛、蹋等。腿法有钩。跨、针、蹬、分、提、扫、蹋等。

以上所述之劲,全依赖身法一气呵成。手、足、头、身形成一个整体,一动无有不动,否则前功尽弃,变为浮滑,失去其本意。身法在整个拳法中所起到的特殊作用也正是戚家拳最大的特点,难以用文字简述。最好能熟读拳经,用心体会、切磋、琢磨,方能知其神韵,悟其根本。

戚家拳强调习拳者必持“暗鸣禿山岳,叱咤变风云”之气魄。这种英武雄壮的气势就是拳中的“神”与“形”的内在力量。这种气势确能令敌望而生畏,未战已先令其心虚胆寒。这是爱国者所特有的一种大义凛然的浩然正气。故能一往无前,所向披靡。“骑突枪鸣,十荡十决”,每战必胜。

练戚家拳则要求“运动宜蛮拙”。这“蛮拙”二字有它的科学道理,指练习过程中对于每个动作,一招一式,要劲透全身,一丝不尚,“无纤巧之事”的扎扎实实的精神。这,点还可以从更深一层的论述来看,这“蛮拙”二字乃是练功的总诀,而绝不是指宜蠢菜,“运动之进取宜鸾,蛮则勇力雄,筋骨劲,”这分明是指功夫的真正进步,练功时须精神十足,勇猛顽强,全身的筋骨都要有劲,同时亦指大运动量,吃苦耐劳,以提高素质,“运动之方法宜拙,拙则资守实,练习易”,意指对那些看上去动作简单易学,而实战中经常用的有实战价值的基本功夫,要重,点的反复地经常练习。才会基础牢固,功夫过硬,气力雄厚,提高战斗力。故若用“蛮拙”二字贯穿整个训练的始终,则经“数易寒暑之锻炼,冀日水到渠成,刚柔相济,则可谓之知武技矣。”

以上这些戚继光对武技的精辟论述(引号内的)、读后使人耳目一新,精神振奋。文中没有那些吞云吐雾、故弄玄虚的说话,寥寥数语道出了习拳的深刻道理。戚继光的这种足踏实地,讲究科学的求实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这些理论和训练方法在今天,仍有借鉴价值。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