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世钦先生谈比赛的经验

烟台市 李英奇

经验是亲身体验得来的。我第一次比拳系出于一时之激愤,并无必胜的把握;由他人的鼓励,才下了决心去试一下。侥倖得很,此次比赛,却于无意中战胜了对方。因为我当时尚在学习套拳,并不知自己所学者是否适用。事后,还忆念着所以得胜者,是得力于所学的那一手?是什么道理?想来想去,总不知其所以然。后从拳师陈德善学习技击术,陈师讲解拳理,并实地以身手示教,我始知上次比赛,对方所学者多于我,体力优于我,我之所以能胜者,是猛攻乱打,而对方却是套拳。我因初动手时,处于劣势,迫于时之急又不知用那一套才好、于是就来了个拼命猛冲,乱打一气,对方因为拳套套不上去,于是乱了手脚,就吃了莫明其妙的亏。其后,我比奉的兴趣更浓厚,自恃年纪轻,气力壮,就常常找人比谈比赛的经验拳,不怕自己失败,只怕人家不打。我的心意是不计胜负,但求多打,打的次数多,得的经验多,我的技术才会有进步。

在学习技击术理论时,陈师总是讲了再打,打了再讲。能真正领悟后,再同师兄弟以打为练习。每天均打十数次结果,发现以往所学的套奉,只是体操,一无可用。刚学了一年半,我双手已能敌住我师的单手,我师即已病故。由此深知技击术确有真理与妙木。只要勤恳学习,并无难处。我因此学习之心益急,择师若渴。每逢有拳教师至,即前往以身手领教,希望遇有技术优良者,即从其学。不幸得很,每年都在比拳,此愿终没能偿。

及至抗战期间,辗转走到四川重庆。然研究技击术的志趣,并不因工作忙碌,生活困难而稍减。惜人地生疏,均无从着手。不久,在重庆有一次拳术擂台赛。当时,因为有临时可以参加的规定,我亦决意临时参加,藉观南国之武技,以开眼界,追求进益。及至前往参加时,不意竟遭拒绝。过三、四年后又有一次国术竞赛(擂台赛)大会,深恐再失掉机会,我乃极早报了名。虽有云贵川湘各处选手,但在技击比赛中却似乎没见有一人练过技击之术者。我的对手亦是摆架势,弄拳套,甚为死板,没到交手的距离,便已精神过度紧张,及至交手,则又手忙脚乱,不知所措。我比了几次,对方均系这样失败的。当拳已到达面部时,而犹似不和我拳之所来。经过淘汰,只剩九人。应决赛时,因我系外界,乃百般刁难,见其黑暗如此、意兴顿消,逆自行退出。

注:林世软先生原藉福建长乐县,一八九七年生于山东烟台市,已故。

拳师陈德善,生于一八七二年,山东蓬莱县人,已故。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