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兵器十分众多,为什么唯称“十八般”呢?这是因为古人认为九是数字之极(九要是再加一,那就逢十进一,在十位数中,十又成为最小的数字了),所以历来都喜欢用九或九的倍数来表示数目众多。十八是九的两倍,说起来又顺口,“十八般兵器”就一直沿用到今天。这跟人们习惯使用九霄、九泉,九腔十八调、十八层地狱、十八罗汉、三十六计、十万八千里是一个意思。
“十八般兵器”一般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古代战场上使用的兵器,如刀、枪、剑、戟、马矢等;另一方面是由生产工具或生活用品演变而来的,如叉、铲,锤、斧、棍、棒等。
“十八般兵器”的分类,是根据其形状和使用方法而定的。一般分成长、短、硬、软、单、双和带钩、带刺、带尖、带刃等几种类型,用法都离不开进攻和防守两个方面。今天国家体委对“十八般兵器”分成四大类:一、长器械,如大刀、枪、戟、棍等;二、短器械,如刀、剑、鞭、七首、锤等;三,双器械,如双剑、双刀、双鞭、双头枪和单刀加盾等;四、。软器械,加三节棍、九节鞭、流星锤、绳标等。国家体委还确定刀、枪、棍、棒、拳为比赛项目,大刀,九节鞭,双钩,双戟等作为表演项目。
在武术的套路运动中,“十八般兵器”的使用方法和表演风格,也是各放异彩的。长有长的威力,短有短的好处。“单刀跳,双刀绕”,刀能劈能砍,能扎能撩,呈现勇猛、標悍、雄健的气势,故有“刀如猛虎”之称。枪有扎,挑、拨、豁、拿等不同的用法。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纪效新书》中称枪为“变幻莫测、神化无穷”;“其进锐、其退速、其势险、其节短。不动如山、动如雷震。”可见枪的利害。创靠劈、点、刺、撩、崩、云、截、抹,挥舞起来旱现轻快飘洒、刚柔相济、吞吐自如,故有“剑走美式”之称。
事物总是一物降一物的,有矛就有盾。在“十八般兵器”中不能定论那种兵器最强、威力最大,只能根据使用者的习惯和爱好而定。《水浒》里的黑旋风李逵,力大无穷,两把扳斧对他来说最得心应手不过,挥舞起来表现出一派粗犷、豪爽的性格。如果让他手执宝剑的话,也许这个“风”看来就旋不起来了。《三国》里的关云长,手挥大刀,过关斩将,威名四扬,但一根绊马索却使他一命归天。
“十八般兵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实际生活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文化遗产。它有着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今天,这朵古老的、独特的民间艺术鲜花,必将开放得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