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绍敬 孟宪超
一、功法特点
峨嵋排打功不同于其它的硬气功。它是一种可用于自由搏击的实战功法,其特点是:
(一)它是以内气的瞬间暴发力来抗击外部的打击力量的。
(二)它的功力是在松静自然的状态中练习和应用的,无须运气和蓄气的准备过程。
(三)因此,它可以在自由搏击的任何状态中随时应用,只要眼到、意到、气(外抗功力)自可到。所以,这是一种非常适合实战情况需要的功法。
二、内气暴发力的不传之秘
以不同的发声将气引向不同的部位来产生瞬间的内气暴发力以抗击外部的打击力量,这在过去来说,是峨媚派排打功的不传之秘。不知其内旨,只习其外表,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练习的具体要求如下:
(一)击打丹田部位时(脐下一寸三分处),以鼻猛然喷气,发出类似“嗤”的声音,则小腹之肌肉应声而抖然向外发出弹力,以抗击外部打击力量。习者用手按住小腹,发声即可试知之。此劲人人皆有,只不过未经锻炼,不足以御敌。经锻炼后,功力越深,弹力越大,而后可不畏拳打脚踢。其它发声类型,亦可以此法试知之。
(二)击打肋部时,张口发“嗨”声,则气自可在肋部鼓荡外抗。
(三)击打软肋部时,以憋气状、张口缩喉,内发“暖”声,则气自可在软肋部鼓荡外抗。
(四)击打心窝部时,可咬牙切齿,内发“嗯”声,则气自可达心窝部,向外暴发抗力。
(五)击打头顶部时,微张口发“哼”声,气自可上冲抗之。
如以不同部位发不同之声导气抗敌,后果则适得其反,习者亦可以手按相应部位而发其它部位之声试之。
但以上发声亦有主次,当身体正面整体受攻击时,应以鼻发声抗敌为主。带脉部位受攻击时(带脉部位前为肝脾二脏,后为两肾命门,皆为要害所在),则应以内发“嗳”声为主。以此来增加这些部位的抗打击能力。
综上所述,峨嵋派排打功的练功方法是有其道理的,它是打与声合,声与气合,气与力合,并借以练习平常人所不练习的那部分肌肉的收缩外弹能力,以求对抗打击能力的一种科学的练功方法。习者应领悟其中道理,去掉神秘思想,莫要蛮打蛮练,应依法逐步练习各个部位对抗打击能力,以求得健身和防身的积极效果。
三、预备功法
预备功法包括静息调身、喷气试力两种。这是一种进行排打功前的准备功法,目的是通过静息调身使身体松静自然,通过喷气试力使身体在各种姿态中均能喷气顺达,并借以试练丹田部位的弹力,为进行排打做好功前准备,防止因实然喷气过猛使气机
窜入冲脉引起叉气而影响练功。这一点,习者也是必须注意的。具体功法如下。
静息调身
要求:两脚开步自然站立,两手掌心向内,两臂自然下垂,双目微垂,神内敛,松衣宽带,自然呼吸,静息约数分钟。如图
1。待气均神静后,即可进行下面功法练习。
喷气试力(共四式)
(一)梳发式
起式:同图1。
1.双掌掌心相向,五指微微散开,经胸前直臂徐徐向上举起,同时以鼻徐徐吸气入丹田。如图2。
2.上动不停,两臂继续上举至头顶前上方,继续徐徐吸气入丹田。如图3。
3.上动不停,双掌缓缓下落,掌心相向,拇指经两侧耳后下捋至胸前变掌心向下,掌指相对,成下按式,如图4、图5。仍徐徐吸气入丹田。
4.上动不停,双掌猛然下按至小腹部,同时以鼻猛然喷气,如图6。
反复四遍。
注意:
1.本功法所指丹田为下丹田,即脐下一寸三分处。
2.皆以鼻吸气或喷气。
3.若一次喷气未尽,应将余气出完再进行下一次动作。
4.每节功法喷气前的吸气和动作都是较缓慢的,只在喷气时抖然快速用力。以下要求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