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敏杰
陈式太极拳练习时,要求能全身放松,不故意鼓劲用力,而用意识引导全身的运动,即要做到用意而不用拙力。当然,这里所说的放松,并非是浑身软塌,软而无力,而是要求练习者在正确的姿势下,肌筋一定程度的松弛。练拳者如果不能领会这一道理,并正确掌握放松练习要领,即便苦苦练习,也很难提高水平,达不到应有的锻炼效果。
要做到全身放松,必须放松身体的各个部分,而身体各部分的放松,均有其具体要求,现分别阐述如次。
一、头颈部分
头为一身之首,头颈对全身的平衡和放松起主导作用,头的俯、仰、转、侧都会直接影响全身的平衡和放松。头向前俯,则身体自然向前俯;头向后仰,则身体自会跟着后仰;头向一侧斜倚,则身体也会倾向一侧。而身体前俯,会造成背部紧张;身体后仰,则胸腹部紧张;身体倾向一侧,则迫使另一侧紧张。因此,头部要中正直竖,不偏不倚,才能维持全体的平衡和放松。
下腭内收是使头部保持正直的关键所在。头部不左右倾斜,下腭微微内收(即作微微后缩之势),则头部已正直,头顶自然向上领起,也就是“虚领顶劲”。顶劲领起,身体运动起来才能轻巧灵活。
内收不可过分,过分会引起颈部紧张,甚至僵硬,反使头颈转动不灵活。顶劲领起,应以放松竖直为度。
练拳时,面部肌肉也要放松,带轻松愉悦之色。双目平视,口唇、牙齿轻轻扣合,舌头自然抵住上腭。运动中精神贯注,眼随手转。
时常注意保持头颈正直,配合作头部的左右前后转动,有助于掌握头颈正直的要领。
二、上肢部分
1,肩肘。肩部和肘部的放松是整个手臂获得棚劲的关键。手臂的转关变化,其根本在肩部,其劲力的顺达在于肘部。肩肘松沉灵活,则整个手臂能运转自如。
陈式太极拳要求“沉肩坠肘。”“沉肩”即肩关节放松,自然下沉,腋下留出可容一拳的间隔,使肩部有较大的活动范围,灵活而又劲力充沛。
肩不可上抬,也不可下压,上拾下压都会引起肩部紧张,失去其应有的活力。
肘部的放松下沉,应不过于伸直,也不过于弯曲,而要使整个手臂保持孤形。肘部不能太贴近肋部,否则肘的运动范围受到限制,没有回旋余地;肘不能拾起太高,否则易失去拥劲,同时手臂的运转也很不便。肘部下沉,使身体侧面的门户关闭起来。在技击上起自然保护作用。
为了维持周身圆满,一般情况下,要求肘不要伸到身后,保持在身体前侧为宜。
打拳时两肩要平,时时保持肩部、肘部的松沉,整个手臂圆活舒展。如“指哨捶”一式,两肩平且放松下沉,则力贯拳面。而“击地捶”一式,左臂虽然抬起,两肩似有高低,但仍要肩部、肘部放松下沉,有肩平之意识,才能立身中正,整体一气。
作为单独练习,旋转活动两肩,加大肩的运动范围,有利于肩部松沉。
2.腕手。腕与手的运用变化最多,要软中带有韧性,饱含拥劲,劲贯指尖。无论是拳、是掌、还是钩,都要放松,但不可软而无力。沉用掌时,手掌如瓦拢掌,中指、食指和无名指都要微向后仰,但不要过于后仰而造成僵硬;五指不用力,虚虚合拢,拇指与小指有相吸引之意,则掌心自虚。掌竖起时(如“六封四闭”等式),腕部仍要松圆。
用拳时拳不能握得太紧,太紧会导致手臂甚至半边身体的紧张,影响整体的放松。拳要虚握只有在发劲的瞬间握实,劲贯拳顶。拳虚握,才能使握拳之手气血畅通。握拳时,手腕要平直,不能因为放松而使腕部软屈,以免击物时腕部受伤。用钩时,手和腕仍是放松的,不要用力下钩而造成腕部紧张。如“单鞭”一式,钩手放松,沉肩坠肘,充满翔劲,有钩手系于腰、钩中之力来自腰间的感觉。
时常将一手背贴于另一手心旋转作单独练习,可促进腕部放松、灵活。
三、躯干部分
1,胸背。陈式太极拳练习时要求含胸拔背。含胸,胸部不向前挺起,也不后缩,胸部处于自然松弛状态。两侧锁骨要放下,锁骨抬起则胸部紧张松下不要过分,过分则成凹胸。胸部放松,则呼吸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