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绍虞
兔为哺乳纲,草食,系兽中至弱者,常为凶禽猛兽捕食之佳肴,亦为猎人架鹰驱犬搜捕之对象。然兔有极灵敏之听、嗅觉,善利用感官提前报警,又善奔跑、跳跃,精于伪装,故每每能逃避敌害,因而在弱肉强食之自然界中能一直生存下来。
古籍中有关兔的记述不少,颇富浪漫色彩。
《礼记·曲礼》称“兔日明视”。宋山阴人陆佃释曰:“兔,吐也。明月之精,视月而生,故日明视。”又云:“五月而吐子”。“吐子”之说因袭后汉王充:“兔舔雄毫而孕,及其生子从口出”。看来在古代文士们的心目中,兔是够神奇的动物了:雌免看了月亮就可以怀孕、产子,产子还是从口中吐出!
传说月亮中有玉兔,但究竟月中的是“玉兔”还是“于菟”(即虎),古今却有两种不同说法。晋人王逸说《天问》中的“顾菟”为玉兔,因古“菟”与“兔”通,“顾”作动词,是看的意思,此说已延续千余年。近人汤炳正更立新义,据《说文》大徐本写作“乌鞔“,又据月神为死神,司鬼之神是虎神的传说,形成月中是有虎神的传说。《杨子方言》称:“虎,或谓虎鞔”,是由南方语系音变而来,于是虎变为兔,兔又变为蟾蜍,而后兔与蟾蜍在月中并存。虎年之后定为兔年大概也同这一传说不无关系。
《山海经》中有羲和生十日与常羲生十二月之说,可能和殷代历法有关。
远古神话中,以伏羲(宓牺)为日神,女娲(或王母)为月神。传说女娲“抟黄土为人”,又“炼五采石补天”。而月中玉兔则日以继夜地为王母捣制长生不死药(玉兔捣药图)。张衡《灵宪》说:后羿曾向王母求得长生药,其妻姐娥偷食后遂飞升上天,托身于月中,是为蟾蜍,为月精(嫦娥奔月图)。因为玉兔是广寒仙宫中捣制长生不死药者,当然就不能不博得人们的敬爱。于是,每年中秋,皓月当空,家家户户在喜庆丰收的时刻,总是摆上一些瓜果梨枣和月饼供祀明月,同时也要摆上一盘新采摘的黄豆,以飨兔王爷,真是天上人间共享丰收之乐。
东晋《王子年拾遗记》中说:“其山有兽,大如兔,毛色如金,食土下之丹石,深地穴以为窟,亦食铜铁;胆肾皆如铁,其雌者色白如银。昔吴国武库之中兵刃、铁器俱被食尽,而封罢依然。至令检其库穴:猎得双兔,一黄一白。杀之,开其腹而有铁胆肾,方合兵刀之铁为兔所食。王乃召其剑工,令铸其胆肾为剑。一雌一雄,号干将者雄,号镆邪者雌……”这里,把宝剑干将、馍邪同双兔联系起来了。这双免却不是广寒官中捣制长生药的玉兔,而是以地穴为窟,食铜铁、兵刃的双兔!
明清武术家尝以“百步赶兔”为能,以示奔跑迅速,如风驰电掣,胜如“兔脱”。人们也常以“兔起鹘落”比喻书法、绘画之神奇迅捷,如兔突兀而起,如鹘搏击直下。拳艺中也有仿免技者,如“兔腿蹬鹰”,是个绝妙的招数,寓以弱胜强之意。
自然界中飞禽走兽种类繁多,人们竟将兔列为十二属相之一,轮番纪年,足见古代人民对兔的钟爱。
如果说人们期望在虎年中发扬虎虎生气,大胆改革,促进各项事业的突飞猛进,那么我们亦望在兔年中,发扬广寒官中玉兔夜以继目捣制长生药的精神,将改革扎扎实实地深入下去,使各项事业继续取得更大进展。
(作者通讯处: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后纱络胡同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