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寿
我国开展推手竞赛活动,已经四个年头了。随着竞赛的开展,经验不断积累,教练水平不断提高,技术、战术水平大有改进,也提高了裁判水平,通过逐年的训练和比赛实践,《太极推手暂行竞赛规则》也业经专家们作了多次修订,使之逐渐趋向完善。所有这些,无疑是许多同志倾注心血和用汗水灌溉所收获的成果,是可喜可贺的大好事!
不过,我们既要看到成绩的一面,也要看到不足的一面。唯有如此,才能策励我们继续奋进,而不致因头脑热发烧或满足于现状而从此停滞不前。
说起不足,其中最大的不足莫过于太极推手比赛时,双方运动员的相互顶抗。这种“顶顶抗抗”,俗称“顶牛”,仿佛是两头牛用蛮力以角相抵,结果往往是牛力大者胜。所以用“顶牛”一词来形容太极推手比赛中出现的顶抗,那恐怕是再确切不过了。顶抗是太极推手的大忌,术语上也称为“双重之病”。清·王宗岳《太极拳论》说:“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由于推手比赛中经常出现硬顶硬抗,企图以蛮力拙劲取胜的“双重之病”,这不仅严重地违反了太极推手的根本要求,失去了太极推手技艺的特色,而且也会使误伤事故不断发生。在有的省、市级选拔比赛中,双方头部相撞或一方肘关节被逼成轻度脱臼等事故,都曾发生过。这类情况,使某些内行的观众大失所望,有的同志说:“太极推手素以柔中寓刚,借力发人见长,如今恰好是缺少这种棉里藏针、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的韵味,这简直不象太极推手,当然也不象武术散手、摔跤、拳击等体育项目,成了个‘四不象’,因此,令人兴味索然!”类似的评论甚多,虽然语言尖刻些,要求稍高些,但问题毕竟是存在的,评价也还是比较客观的。所以,这是值得引起我们重视的。
在当前推手比赛中,顶抗现象很普遍,而实际应用的推手着法又很单调,这都反映出推手运动员的技艺不够成熟。技艺的不成熟,多半是由于训练方法不对头,或训练程度较差所致;有的则是两者兼而有之的。特别是对太极推手基本功的练习,如听劲、借力等等重视不够。此外,诸如着法单练(以求得极其熟练为准),腰腿功夫(以能随遇而安、强似不倒翁为准)、“复盘”研究(以弄清每次比赛胜败原因、找出经验教训为准),战术训练(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准),以及心理意志训练(以冷静、沉着,并能以顽强的意志去夺取胜利为准),所有这一系列的基本训练,都是必不可少的。
而今有个别的推手运动员,甚至还根本不明白“顶抗”为何物,认为反正根据现行竞赛规则所允许的范围以内,在不犯规的情况下,把对方推出或逼出圈子就是了。记得太极名家杨澄甫先生曾经说过:“软太极法,方是真太极用法”。(见杨澄甫著《太极拳使用法》一书中的“杂说”,下同。)但有的人却不以为然,认为:“比赛嘛,就是‘比规则’,硬而能得分的,岂不胜过‘软’而失分者?”正是基于这个观点的不断扩散,于是信奉“力大为王”的人就日趋增多了。但在这句话中,也反映出现行的《推手竞赛规则》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比赛就是比规则”这话是不无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