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策
1985年2月7日,日本东京。
豪华的京都武道馆内座无虚席,群情激奋,不时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红毡铺地的赛场上,一位鹤发童颜,精神矍铄的中国老者,轻舒猿臂,从容不迫,操刀演练。但见他动若闪电,静若山岳;跃起,如猛虎掠食;缓步,似行云流水,一招一式,稔熟自如,丝丝相扣,功底之深,令东瀛武术界叹为观止。
他是谁?来自何方?人们急不可待地打开日本武道馆建馆二十周年纪念册,在中国武术代表团专页内找到了他的名字:卜文德,67岁,中国武协委员,郑州市武协副主席…。
卜文德1919年出生于河南省开封市。他自幼家贫,靠扫盐土、淋盐碱营生。十六岁入民间武术团体“培英武社”学艺,拜著名拳师孙霁虹为师,练得一身超群的少林武功。不久便自立教徒,活跃于文昌后街一带。1953年春,他和师兄聂增永在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召唤下,离别故里,来郑州加入了建筑工人行列,开始了粗犷而又豪迈的脚手架生涯。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卜文德和师兄途经市体育场门前时,见里边各路武林高手云集,刀光剑影在闪烁。一打听,原来正进行武术选拔赛。卜文德看了阵子,心里痒痒的,便我到裁判长,请求参战。裁判长听说二人来自武术之乡开封,满口应允了。
卜文德与师兄就地借了两件器械,即兴表演了“六合刀”。那精湛的武技,苍劲沉雄的功底,艺惊四座。接着二人又练起对打,打到高潮时,犹如流星与闪电交锋,使数千名观众张口膛目,叫绝声振耳欲聋。练毕,裁判长当即宣布,录取二人为市武术代表队队员。
从此,卜文德头角渐露,跃登武坛。经过几度鏖战,迅速由市队“打入”省队,又从省队“杀入中南区代表队。一九五三年国庆前夕,他与聂增永一起,参加了在津门举行的全国民族形式运动会。二人表演的“扑刀进枪”传统套路,以其独特新颖,功力深厚等特点,荣膺优秀项目奖,为河南赢得了第一块光灿灿的武术金牌。
对于一个从泥土中滚打出来的运动员来说,佩戴金牌的时刻是幸福的、神圣的。不久,一个更荣幸,更神圣的时刻到来了…
九月二十六日,卜文德和师兄以优秀运动员的身份,来到了祖国首都。第二天,接到国家体委通知,说有重要表演任务。午饭后,他们乘坐的大轿车经繁华市区驶进一座雄伟的大门。
“中南海!”车内有人兴奋地喊道。
啊!中南海,这是党中央的所在地,是国家领导人居住的地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亭一榭,是那么令人神往,令人迷恋。
怀仁堂紫红色的帷幕拉开了,卜文德和师兄登台献技。当“扑刀进枪”的最后一个亮相动作结束时,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瞧,敬爱的毛主席、刘主席、周总理、朱委员长也在微笑着鼓掌哩!幸福的泪水,渐渐模糊了卜文德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