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太极长拳得以一完整、实用的面貌又传诸于世。解放后,古稀之年的陈微明先生在上海深居简出,不再公开收徒授拳。在民间流传虽广,然得其真谛,知其全豹者甚鲜。但陈老于晚年,静极思动,将其全套技艺,著录授于最后一个弟子。使增加太极长拳得以保存了完整的套路和程式,实为幸事。
那么增加太极长拳108式较之目前流传的杨式太极拳究竟有何异同呢?遵照陈老遗著及平生口耳相授,与笔者数十年肤浅的实践,可以认为其基本原理是相同的,但又有其鲜明的特性。
陈老在《太极拳论注》中说:“杨氏所传有太极拳,更有长拳(系指杨澄甫先生所授五十九式套路笔者),名目稍异,其意相同。”又在1927年《太极长拳序》中说,经他多年磨砺增加的太极长拳108式“太极之意有增多而无减少。”拳式“有变换而无雷同。”陈老对弟子提出要做到太极拳家杨澄甫所提出的十要,即为: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腰。分虚实。沉肩坠时。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相连不断。动中求静。于此可见两者相同之处。
然太极长拳虽源于杨氏,陈老阐其奥秘,扩其宗旨,经不断实践创新,使艺之道益深,拳之法越细,用之途更广。要言之可概括为太极之意更加丰富,体用合一更趋明显。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快慢相间:
动作舒展大方,拳势绵绵不断,是杨式太极拳的特点。增加太极长拳108式套路演练时,要求按照动作要领做到快慢相间,给人们以“快不散乱,慢无知呆”之感。该套路锻练娴熟后,在临阵对敌时自能处处主动,随心所欲,达到“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的技艺境界。节奏变换,益趋丰富。例一:第36式翻身撇身锤。由扇通臂定式和转左足掌90度。翻身转向180度。进右足一步。同时右肘击敌胸肋。右拳随之撇打。按左掌等动作均需在转瞬间零点7秒钟内全部一气呵成。其在太极散手化解前后二敌夹击我时,表现尤为明显重要。例二:第26式转身野马分鬃,第27式转身单鞭下势是由转身320度、转身180度、转身60度、再往返左右转身180度五个大幅度转向架势所组成的动作过程,仅许在4点1秒钟内如数完成。例三:第99至103式左单鞭下势、七星脚、退步踢脚、转身摆莲、弯弓射虎五个架势,仅许5点1秒钟的时间内完成,但在其运动全过程中不允许有停顿与错乱现象出现,务必给人们以势势相承、如环无端的印象。
2.动静适宜:
增加太极长拳中每一招式的起、承、转、合,要求做到层次分明,动静适宜,静中求动,意念内含,外不露形。即寓闪、展、腾哪预动之势,备有前后、左右、进退、攻守数招转换之意,犹下棋之多算胜少算,方能自然地应敌变化。不致临阵磨刀枪,手忙脚乱。动中求静即一静可御百动,静以待变。表现为“后人发,先人至。”不以暴力胜。胜人时不失从容大雅之太极运动风格。
3.拳式对称:
陈微明先生在长期传授太极技艺的实践过程中,认识到人们左右肢体均应得到平衡的全面发展,在增加太极长拳套路中,编进了“右琵琶”、“左亮翅”、“左归山”、“右单鞭”、“右云手”等动作。在动作的方向、顺序、气势上给人们以面面俱到、步活招熟的感觉。翻身二起脚是增加太极长拳中的翻身腾空动作,有一定的难度,更体现了拳式的全方位性。对年老体弱的健身者,又编练了双足先后前踢,身体不必腾空的锻炼法。使拳式演练的适应性更为广泛。
4粘随发劲:
陈微明先生曾说:“敌之来势无定,我何能执一定之法而御之。虽记得打法解法数百手,并不能应付千门万派之拳脚。太极惟有一粘字,千变万化,皆由粘字而出。不能粘住敌人,则不必与人动手可也。”该拳108式中的粘随发劲是积历代各派太极拳家所创的技艺精华,并将传统武术中的技击精粹“擒拿”、“点穴”、“移步换形”等熔为一体。在对练与搏击时不许“抓”、“擒”、“撕”、“扭”对方肢体,比杨式太极的要求更趋严格。
其中“动步揽雀尾”一式,要求在原“榄雀尾”完成棚、履、挤、按运动的过程中,左右二足同时配合各进半步二次。在“揽雀尾”锻炼腰部圆转、柔韦,贯通上下手足之劲的同时,兼练步法的灵活。又如:动步揽雀尾及换步动作(换步楼膝、换步栽锤、换步搬拦锤),既有腰的转动而步法又活,变动方向更速,如能得机得势,则游刃有余,遇敌对手,亦步亦趋,如胶似漆,粘随发劲。非一般能解脱。在太极推手、太极拳对练、太极散手中尤为明显。对方未觉我移步向前,而我已进步占势,贴靠彼身。达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技艺境界。此系陈微明先生按照武术界“步不快则拳慢,步不稳则拳乱”的经验增加的。
增加太极长拳在衍化、完善的过程中所确定的招式,熔健身、练功、技击的需要于一炉。拳式多变,结构谨严,圆转灵活,左右并重,力求折叠变化,刻意创新求真,成为武坛艺海中的一颗耀目明珠。(作者通讯处:无锡市北塘区荷叶村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