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洪祯
美丽的滨海之城一一一青岛,虽不是太极拳的发祥地,但从二十年代开始,已有不少的拳家来此播种育苗了。这朵武苑上的奇葩,历经六七十个春天的成长与繁生,已是处处竞艳,满城吐香。在成千上万的太极爱好者之中,青岛市武协副主席薛举进同志的太极技艺,则是岛上武坛众口皆碑的佼佼者。
薛举进是青岛市黄岛区薛家岛人,市渔业公司职工,自幼酷爱武术,少年时代学习少林功夫,青年时代又拜岛上武术名家神枪纪炎昌学习太极武艺。由于他为人耿直,习练态度认真,肯于钻研拳理,深得老师赏识,纪炎昌便将多年苦攻的太极拳精湛技艺,倾囊相授。他在全面继承师授的基础上,又利用工作出差之余,广访各地太极名家,取长补短,使自己的拳艺不断提高。1974年在山东武术比赛中,他的太极拳荣夺第一名。1977年、1978年在全国武术比武中,他的太极拳连获优秀奖。在I980年、1981年全国武术观摩交流会上又连获一等奖。
他对太极拳的造诣虽已颇深,但总是拳不离手,朝暮苦练,三十余载如一日,还培育了不少水平较高的新秀。近几年在市的武术比赛中太极项目的前三名,多数是他的门徒。如1983年市的武术比赛,太极一项共有12枚奖牌,他的学生则夺得了11枚,这足以看出他对培育新一代之如何倾注心血了。
他不仅对自己的门人如此海人不倦,而且对其他同志也是诚心传授。如1977年甘肃省邀请了七省举行武术比赛,在比赛之余,天水地区的一些武术辅导员,见他演练的太极拳风格独特,要求传授,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在传授过程中,他的脚被蚊子叮伤,感染化脓,红肿热疼,难以着地行走,他仍忍着疼痛,教一会坐下休息一会又再教,直至将整套动作教完,使人们深受感动,从而同他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以后他们常用书信交流技艺,传递友情。
薛举进武艺精湛,却决不特武逞强,也决不坐视罗徒为非作歹。
十年前,他到上海出差,在汽车上,见一个身材高大,长发罩耳,眼戴匮镜的扒手,把一复手轻轻地播进一个老年人的口袋。老人比较敏感,觉察后一手把那青年的手捂在口袋里,问道:“干什么?”
那青年“嗖”地一声把手从老者的口袋里抽出,“啪”地朝老者的脸上就是一个耳光,反唇相叽道“干什么?打扒手!”
老者刚要争辩,又是一个耳光。
薛举进看得清楚,立即挺身而出,当众揭穿了事情的真象。那扒手一听,皮笑肉不笑地朝薛举进而来,“好,一伙的!”说完朝薛举进的胸部就是一拳。薛举进将胸一含,那青年的拳头象落在一块松软的海绵上一样,两眼一愣,不知究竟。接着,又是一拳再朝薛举进的心窝击来。薛举进速回搂腰拗步。那青年有眼不识泰山,连进两招,薛举进回敬“手挥琵琶”与“野马分鬃”,这一回敬,把那扒手“敬”得在乘客中踉跄起来,此时头脑才清醒过来,方知遇到了拳家,便住手对薛举进说:“好,咱们不在车上打,下车到派出所去讲理。”
谁知汽车到站刚停,那扒手便跨步下车,一溜烟象兔子一样的跑掉了。
薛举进现已年近花甲,仍然精力充沛,意志坚毅。不管严冬酷暑,总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用自己的心血与汗水浇灌他的桃李。这些年来,有千余名太极爱好者得到他的指点。1983年他被评为全国优秀辅导员,代表山东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授奖大会。
现在他还与其他辅导员一起,为普及提高青岛的武术而努力。
(作者通讯处:青岛市沧口区西流庄医院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