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感知的活动规律
感知的活动规律就是在静止不变的背景下,运动变化的对象容易被感知。运动变化的幅度越大,感知越清晰。根据这一规律,在技击的进与退中,就要尽可能的平行移动步法,而不应大起大落,左摇右摆。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在笔直平坦的大道上,很远处有一人在走动,当我们看不清那人是面对自己还是背向自己时,一时很难判断出那人是向着自己这个方向走,还是向着相反的方向走。而如果这人是横穿马路,我们则会十分清楚地知道他是向左或向右走。这说明,一个物体在视野之内与视线做平行运动时,不易准确地判断其移动的速度与距离,而与视线做交叉运动时(即上下、左右运动),则很容易判断其移动的速度和距离。技击场上也是如此。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在进步接敌时,就要做平行移动,造成对方感知不请。懂得了这个道理,在技击中就要充分利用眼晴的“余光”注意对方的脚。注意对方脚的移动,就使对方与自己视线平行的运动变成了交叉运动,就能清晰、准确地感知对方与自己的距离。而在技击中,准确判断敌我双方的距离又是十分重要的。
(三)感知的理解规律
利用以往的知识和经验,事物容易被感知。这就是感知的理解规律。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理解在感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首先,理解能使感知更深刻。在技击中,有经验的技击手从对方的表情、眼神就能大致判断其攻防意图。如“面笑不动唇,提防有意人”等拳谚语,就是这类经验的总结。由于经验的作用,所以对于对方表情的感知就不是停留于表面上,而是深入了一步,见其“面笑不动唇”,就感知其可能的攻击。其次,理解能提高感知速度。有经验、懂拳理的老拳师们由于对技击之道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们感知的速度就比较快。虽然各门各派拳法各异,但技击原则、原理却是一致的,正所谓“千拳归一路”。比如:技击中视对方肩动便知其要起脚。这是因为任何人要起一脚时,必先将身体重心移于另一脚为支撑脚,移重心时,必动其肩。可见,要想使感知清晰准确、迅速深刻,提高技击水平,只有好的技术水平与身体素质还是不够的,还要懂拳理,懂一些生理知识、力学知识及心理学知识
(四)感知的错觉规律
人们在感知平面或空间对象时容易产生视错觉。在技击中,要尽力避免自己产生错觉,又要设法给对方造成错觉。前面说过,感知觉是高级心理现象的基础。如果感知发生错觉,那么在感知基础上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就都将发生错误,而在一系列错误心理活动调节下的攻防动作也将是错误的。比如对方向我头部一虚拳尔后又向我腹部打来一拳(黑虎掏心),但由于对方利用虚虚实实的手法造成我感知的错觉,我误认为对方是攻击头部,在应急反应的状态下,就会去护头,结果腹部挨了重重的一拳,这就是感知错觉带来的后果。在技击中,可以利用很多方法给对方造成错觉。比如用虚步吞身势,身体好象距离对方较远,其实距对方较近。但却给对方造成“对手距我较远,一发不能及我”的错觉。这时,只要一变虚步为弓步、变吞身为吐身,便可一发即及对方。再比如在技击中,我可示弱于对方,给对方造成我身手平平、惧怕他的错觉,使对方轻视我而无所顾虑地频频出手,待对方体力消耗到一定程度,我便可以乘隙还击,以使对方意想不到的勇敢和技术置对方于败势。(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