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作圣与太极拳的不解缘

云南大学体育教研室 万朝顺

尹作圣,今年86岁,祖籍山东省,1947年来到云南。现任云南省气功研究会理事。少时,曾学过长拳、少林、太极、八卦等武术项目。早年在北京大学读书时患了心脏病和严重的脑神经衰弱,经人介绍学习太极拳,两个月以后,不仅神经衰弱不治而愈,心脏病也明显缓解,至今从未犯过病。从此与太极拳结下不解之缘。

尹老到昆明定居后,积极从事群众性武术活动的辅导工作,解放以后分别在翠湖公园、园通山、五华山等地教太极拳。30多年来,教出的学生达三千余人,学生遍及省内外。

数十年来,尹老根据自己的教学活动和练功心得,对太极拳悉心研究。他练太极拳不只是满足于一般的套路、招势的演练,而是讲求内功、气息的锻炼,以“筋骨络为容(辅),精气神为主。”尹老练太极拳,首先是练气息(调呼吸)15至20分钟,然后才进入套路与动作,以动作带动气息的活动,并辅以细、长、深、匀的呼吸方式。这样,“虽然中枢神经系统在运动中,仍然能得到充分的休息。由于尹老练太极拳讲求科学的方法,因此,收到了满意的健身效果。如今,虽已年过八旬,但腰不弯,背不龙,耳聪目明,步履稳健,能连续步行几十里而不感疲乏。他经常步行到距离昆明20里以外的金殿、华亭寺等地郊游,练一趟太极拳以后再步行返回来。

有人说:“太极拳动作缓慢,是老年人的运动。”实际并非如此,尹老认为,慢练是太极拳的一种练法,以养气和血、保健养生、延年益寿为主要目的,练得久了,功夫越深练得就越慢。这是由于功夫的深度和身体的感觉需要形成的。

太极拳是武术的一种,在技击方面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太极拳除慢练外,可以快练。慢练长内劲,培养元气;快练添补功,增强体力。在健身与技击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一致的。实际上,太极拳练到功夫深了,技击方面的作用不低于少林拳或其它拳种。并能取得热天不出汗,冷天不打颤的效果。

古人常说:“身如药树百病不生,不药即中医。”又说:“流水不腐、户枢不意。”人体的生命活动要防患于未然,全靠一个“动”字,太极拳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在太极拳的练法上,尹老颇具心得,深得其妙。

有些外宾,看了我国的太极拳表演,很感兴趣,称赞它是一种优美的舞蹈。1960年,尹老把太极拳编成一套舞蹈,配合歌曲用音乐伴奏,边练边唱,教学中收到良好效果,受到国家体委的表彰。他还把我国自古以来诗词歌赋中的绝妙句子,用会意、谐声、象形的方式,配合太极拳的式子边练边领会太极拳式子和诗词韵味,使练习者心旷神怡,妙趣横生,并容易记忆。实践表明,这种方法是值得推广的。

如(配杨式太极拳式子):

“三阳开泰喜相逢,物在春台日在东”配太极拳起势(谐声)。

“古木回风曲院凉,断续寒砧断续风”配“揽雀尾”(会意)。

“长风万里送秋雁”配“单鞭”(会意)

“藕花相向野塘中”配“提手”(象形)。

“日暖柳营春试马,月明虎帐夜谈兵”配“高探马”带“左抱球”(象形)。

“二十四桥明日夜,闲花落地听无声”配“右抱球”和“左右搂脚拗步”(会意)。

“浔阳江头夜送客,忽闻水上琵琶声”配“手挥琵琶”(象形)。

“回首绿波三楚暮”配“倒撵猴”(会意)。

“峡云无迹形西东”配“云手”(象形)。

“征马不如归马逸”配“野马分禁”(谐声)。

“坐看牵牛织女星”配“玉女穿梭”(象形)。

“深锁重门荒院静”配“如封似闭”(象形)。

“晓风已度五更钟”配“十字手”(会意)。

尹老60年的练功经验表明,一个人练习武术,项目不宜太多。尹老多年来以练81式太极拳为主,由于练功得法,受益不浅。 尹老告诚后人:武术不受场地器材限制,运动寿命长,希望有更多的人把它作为自己的终身锻炼方法。尹老虽年过八旬,现在他还发挥余热,除进行群体武术的辅导工作外,准备把自己60年来教练太极拳的心得,作进一步整理,争取为“四化”作贡献。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