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从太极拳要领来谈气功与太极拳的关系
什么是太极拳呢?我认为太极拳是一种意识、呼吸和动作三者密切结合、内外统一的内功拳运动。内劲就是蕴于体内一种劲。关于太极拳内劲,陈鑫认为:“以意行气(也称“食气”、“服气”。指“导引中的呼吸运动,即吐故纳新。)轻轻运动,发于丹田,运行骨缝之内,再由骨缝运于肌肤,贯注于四梢(两手尖、两足尖);复归于丹田,缠绕往来,轻灵圆转,逐渐产生一种绵软而又沉重,外似棉花,内如钢条的一种劲;功夫越深,内劲的质量越高。”武禹囊说:“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运动如百炼钢,无坚不摧”。这些也都说明太极拳要领之一是意气合一和以气功为基础进行的肢体运动。如楼膝拗步如推掌运动,则气在运行动作,意识在引导动作,掌到达终点时,气要贯注于指端。那么,太极拳练习中的“气”又是怎么回事呢?有人认为,“气”即指呼吸,这是不对的,我们稍有点生理解剖知识的,就知道呼吸只能在肺部进行。所谓练太极拳感觉出来的“气”,是由于人体感受器官受到内外刺激后,产生的一种兴奋冲劲,并沿着神经系统传到大脑皮层的一种反映,也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的一种特殊的神经机能反映。上边陈鑫提到的“行气发于丹田”,也就是练太极拳经常坚持做到的要“气沉丹田”,这些都是练太极拳的要领之一。那么究竟什么是“丹田”?什么是“气沉丹田”呢“丹田”一般说来就是小腹部位,较具体在就是在脐下二寸左右。人们把练太极拳时,在小腹部位有温热等特殊感觉出现,把这个感觉的部位称做丹田。又由于太极拳采取腹式呼吸,古人称作“练气”,即用呼吸的锻炼来达到调节神经。按摩内脏、畅通气血、促进新陈代谢等功用,要求在练拳时做到意识、呼吸和动作三者密切结合,要做到这些要求,练拳时,必须全身松静,虚领顶劲,立身中正,口唇轻闭,齿轻合,舌舐上颚,进行腹式呼吸,缓缓从鼻孔吸气,用意引导气体,使横膈膜下降,腹腔内脏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一种温柔压脐按摩等感觉,这就是所谓“气沉丹田”,有的人称“气沉小腹”。由此,可见太极拳和气功是有着密不可分割的关系。
三、练太极拳要做到运气
1.内外结合
运好气练好太极拳必须注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练内为主,重意不重形。太极拳动作和气功训练要密切配合,要做到手、眼、身法步协调一致。精神、气、力、功内外结合,气力合一,以丹田之气贯达四肢。这也就是太极拳家们常说的“始而意动,继而内动,然后形动”。是内动带外形,外形合内动,由内及外,以外引内,最后做到内外合一。这是太极拳特定的要求,它和气功、太极拳功架、基本功相依互用。
2.注意呼吸
练太极拳要以意领气,以气运身,每练一拳式,起势作吸,落势作呼。如有几个开合动作,划几个圆圈,开时呼,发时呼,蓄时吸。呼吸往来顺其自然,呼吸时鼻口兼用,气体进入肺部,保持半饱和状态,以便随时能呼能吸,以便做到“虚领顶劲,气沉丹田”。用意识指导动作,调节呼吸。也就是说动作与呼吸要均匀协调,逐步做到呼吸“悠、匀、细、缓”,动作缓慢柔和,连贯圆和,速度均匀,周身一体,一气贯通。
3。体松心静
体松心静是运好气练好太极拳的基本运动特点之一,所以运用和掌握它是非常重要的。所谓体松心静,就是练太极拳时,做到头、躯干、四肢等部分进行舒松自然的活动。具体来说,就是保持全身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器官都应处于自然、舒展的状态,但又不是松软无力,而是在身体自然活动的情况下,使身体有机体各个部分器官系统尽量放松,以达到周身协调,动作舒展大方。
所谓心静,就是练太极拳时,端正姿势,呼吸自然,气沉丹田,排除一作思想杂念,耳如不闻,视而不见,周身处于一种无思无虑的状态。不论动作简单或复杂,姿势高低,要始终保持思想高度集中,专心练拳。保证心理上安静状态的情况下:做到“用意不用力”、“意到身随”,从而使意识、动作和呼吸三者密切结合,达到全身上下,内外全面锻炼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