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新铭
《武林》1987年第4期,刊登了我与洛阳市孙永恒同志联名写的《洛阳心意拳》一文,该文发表后蒙各地读者厚爱,一月间收到十余省的青年武术爱好者的上百封来信,询问了一些问题,鉴于笔者不是拳师,既不传艺,也无精力一一作复,仅就来信中涉及的主要问题,作一公开的解答:
一、关于心意拳的传递系统
《武林》1982年第12期,发表了张北元先生写的《也谈心意六合拳》一文,对马学礼之徒张志诚所传一系(张志诚—一李政张聚—一买壮图一一袁凤仪——卢嵩高等)已作了全面介绍。至于洛阳一系,世人知者甚少。洛阳心意拳,全称是“圣行心意六合拳”,为马学礼(约1715一—约1790年)传于他的外甥马兴(1755一1845年),马兴传于子马梅虎(1805一1924年)再由马梅虎传于后人。马悔虎是一位武功较高的武林寿星,传人较多,影响较大。其弟子有:刘万义、金乐、孙福生、张大来、权天才等。所传拳法分“定身”、“玄妙”两大部分,各三十二套。十大形融汇其中。运动全面,技击性强,但至今仍甚为保密,并不轻易示与外人。
二、“百花点将”套路在洛阳心意拳中的地位
“百花点将”拳,是一个综合性的重要套路,在洛阳心意拳中有代表性,但能演练者极少。这是马兴根据自己的练功体会和培训川经验,结合用兵布阵的特点,将心意拳中的单式动作巧妙地编组成的一个套路。马兴有文武才,曾任清代中期的四品军职。他的父亲名马天刚,洛阳塔湾人,是马学札的姐夫。马兴自幼聪明过人,能吃苦,善思考,熟兵书、懂阵法,对心意拳的继承和发展有重大贡献。他编的“百花点将”套路,目的是使习者得到全面锻炼。无论前进、后退、左旋、右转、缩身、展身、出拳、出掌、出膝、出脚,都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周身各部的作用,同时重视练功上的自我排打和耐力锻炼,使习者身如铁石,无坚不摧,况且又能灵活多变,持久而有力。但此套路体力消耗大,须年轻力壮,长期锻炼才能有效。当代习此拳最杰出者为塔湾金黑彦先生,但此老于去年九月谢世,其徒马宏宪先生承其技。另一一位心意拳家孙顺福先生也已谢世,得其传者有马世资、孙水恒等。
三、关于洛阳心意拳的运动要求
雍正年间在《心意六合拳谱》第九章《六合十大要序》详细说明了心意拳的练功要求,该序提出了身法八要:、起、落、进、退、反、侧、收、纵。起为横、落为顺,进走低、退走高,反身颜后,侧身项左右,收如猫伏,纵如虎放。手法有单手、双手、起手、领手。起前手如鹃子入林,推后手如燕子抄水。两手互交,并起并落,起如举鼎,落如分砖。时护心胁,手起撩阴,起如虎之扑人,落如魔之抓物。这些都要求习此拳者认真理解。
四、关于洛阳心意拳的传递范围
笔者所知,二百多年来,马兴一系心意拳,只在民间传习,尚未出洛阳,都为口传身授,没有拳谱出版。习者极大多数是回民。各地武术馆、武术学校都未教过洛阳心意拳。目前还没有条件满足各地读者买拳书、学拳法的要求,敬请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