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江
本功系吸收古代多种“导引术”之精华,并与“内丹功”相结合而提炼出来的一套练丹功法,又名“床上十段锦”。由于它具有“动静相念”、“练养相兼”、“刚柔相济”和“重点突破”的优点,有却病延年的实效,故又称“却病延年二十字决”。我在少年时体弱多病,人多以为我必将天折,但练此功后,竟不到一年而诸病消失,从我个人数十年来气功教学的经验看,一般体虚人,若能认真而坚持锻炼“床上十段练丹功”当可在一年内转弱为强。
“床上十段练丹功“共包括吐浊、纳清,通经,达络、宽胸,顺气、强筋、壮骨、晃海、归根等十段功法。兹将其目的和具体练法分别介绍如下:
(一)“吐浊”:目的在于排除浊邪以消除致病因素,并为下步“纳清”壮补元阳的功法打下基础,其法是早上醒后或晚间睡前,就床上取仰卧式,两手作抱球状置于小腹上约距腹皮六寸许,闭目冥心,面带笑容,使形神两松,同时使舌自然轻触上腭(一般所云,舌抵上腭,则流于“执着”而不利气机运行),然后进行吐纳,行此段功的吐纳时,以“先吐后吸,吐多吸少,吐凹纳凸,吐念吸静”、“口吐鼻吸”为则准,即先吐气一口,然后吸气,凡六次,吐时两手向内收紧,头略朝前,小腹凹进,同时按“六字决”的字音进行默念(第一次默念“唏”字,第二次默念“呵”字,第三次默念“呼”字,第四次默念“四”字,第五次默念“吹”字,第六次默念“嘻”字),以排除脏腑浊气(此名泻法)。每次吐浊至无可再吐时,则稍停,乃行吸气,吸时,小腹随之凸起,头归正位,不念字音,如此行“吐浊”法六次毕,稍事休息,乃续行第二段“纳清”功法。
(二)“纳清”:目的在于吸纳清气以培补元气,壮肾阳并为下步“通经”功法(行“小周天”)打下基础。当第一段功练完,稍事休息后,即接着练此段功法。姿势同上,惟此时当着重凝神炁穴;在进行吐纳时,则以“先吐后纳,纳多吐少,吐凸纳凹,吸念吐静“口吐鼻吸”为准则,即先平直其身,吐气一口,然后吸气,凡六次。吐时不默念字音,为时亦较吸气为短;吸气时,胸腹部均略朝上,使身体成拱桥形,还须将吸气时间延长,使吸气较多,同时分次默想上述之六字以加强脏腑和丹田的真气(此名补法),如此行“纳清”六次毕,稍事休息,续行第三段“通经”功法。
(三)“通经”:本段功法的目的在于打通任督,清除积滞,并为下步“达络”功法打下基础,当第二段功法练完毕后,丹田之气已较充足,乃可藉吐气时小腹凹进之机,配合用意,使丹田之真气转向“命门”并沿督脉而上至“玉枕”“泥丸”,待真气在“泥丸”盘旋数周后,复随吸气时小腹凸起之机,让盘旋于“泥丸”之真气循任脉而下归“丹田”。如此循任督一上一下的真气运行,俗称为“小周天”,在生理、病理上都将起到极为良好的作用。凡练功到此佳境后,必有热气循督胍上行和凉气循任胍下注的舒适感觉,甚则整个背部发热作汗,此乃生理上的良好变化。也是锻炼此功法取得效应的验证。按“小周天”的功有多种,但根据笔者多年教学经验,则本法见效较快。个别人竟有不旬日而“小周天”通者,盖本功的“通经”法,是在丹田之气充足后进行的。它具有通的良好基础,不会发生因气不足而中途停滞或“不进则退”的弊端(按真气循督上升时,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亦如血压计的水银柱,没有足够的水银是打不上去的,勉强打上去,亦会掉下来的。又关于“小周天”的通达,有真有假,有高有低,有强有弱,有常有暂务当明辨,如在行动时,单凭加强“内观”、“有想”的意识运用,也常可于短期内有真气上行的感觉。但仅是一种“幻象”。这种称为“意通小周天”的方法,虽有“幻象”产生,但不能说小周天已经真的通了。这在生理病理上,不会产生良好效果,至于单靠呼吸导引以推动“小周天”的办法,称为息通“小周天”。有时也可使“小周天”短暂贯通,但力量微弱,也不能持久,不能保常,在生理上,病理上的作用都不大。本功的“通经”法,不但是有较为充足的物质(元气)基础,也同时结合了意识和呼吸的运用(《风火经》称“意”为“火”,呼吸为“风”、“风”、“火”同用,则可能大大发挥“通”的作用),故能迅速打通任督,而确切取得“小周天”的效益,此行段功凡六次后,可稍事休息,续行第四段“达络”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