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万发 徐文统
自清朝中叶至今,河北省肃宁县东泊庄流传的翻子拳,正名八闪翻;俗称八翻子,是我国优秀拳种之一。
该拳历史悠久,相传起源于宋朝。据靳洪年老师(北京翻子、戳脚研究会成员)解放前从师习武时见的拳谱记载:山东凌县城内智远王公曾受高人传授,后授给开封府越南孙公,孙传于宜山镇四海张公,张授于东昌府立庄回回祥九马公,马授于河间府王世友村王学俊,王传于胞弟王学杰,雄县堤下头李功投入王学杰门下学艺,李传于肃宁镇赵黄庄冯晨远。清嘉庆年间,冯收徒于东泊庄李敬亭继业后,该拳由李敬亭和其长子遥及本村的阎绘图、阎寿臣、李德川(北京德胜镖局镖师)、徐风山(镖师)、阎三、边福顺、左跃峰(88岁)、刘宜宾等拳师相传。因此,近代以来,形成了肃宁翻子之说,在河北省中部地区颇为流传。
翻子拳是以六趟根母子拳为根基演练生成的。故曰:母生出。该拳内有十八拦腿、五赶三截皆全,每趟有三个行门。生化的打法、摔法、拿法、破法三百余招。谱曰:母子紧相联,伸手上下翻,穿撑裹横有展掩。
翻子拳是以刚为主、其柔相间的外家拳种。招法脆利,近身短打见长。它的工架主要是弓马步,配有仆步、斜身抑步、旱地行船步和叉、踮、蹿步。构成的单式、套路繁多。单式计有:一步三拳、前八下、五花炮、单双拨榔鼓、拧步翻、捋手翻、一字翻等,皆能接打对练。主要套路有:四平式、脆八翻、张青六趟根、燕青六趟根、大翻子、小翻子、七步拳、八步炮近二十种。皆短小精悍,结构严紧,动作连贯,一气呵成。身法俯伏抑抑,拳掌运动快似连珠箭,密集如雨。手法虚实并举,变化莫测。劲力体现寸字,脆快硬弹,不沾不发,一沾即发。给人以干脆利落,锐不可挡之势。拳谚有翻子一挂鞭之说,道出了翻子拳的风格。
翻子拳行拳时,要求五行清、六合明。应用时则讲究:八翻虽有架,六合确无形。歌诀曰:忽进忽退应机变,亦刚亦柔巧连环。虚虚实实难招架,指上打下手飞翻。此外,翻子拳以小架赢人。躯体进退要低去低来,步法要求:进时擦地皮,退时提起膝。脚法规定,踢击不过膝。
本门的招法,讲究连手成用。拳言:连二连三为一般,五六成连定占先,八手相连能成手,十手连过妙含玄。打击的部位和招法变化又有八句谱歌:出手打印堂,缩手挂鼻梁。拧身掩叠肘,挑袍又上手。铁幡杆顺手搂,往上打又裹手。里上打单挑肘,外上打顺插手。出手如同翻板,式式相联,环环相扣。常用的招式有:急寸摧娇、卧牛回头、白猿献果、关公脱袍、墙上挂画、腰斩石人、河水饮马等。
翻子拳也素以技击特点著称。在躯体上讲究七件十三打,全身无处不击人。远有拳打脚踢,近有肘肩胯膝。是基本的打法:上肢有冲、劈、搂、挑、崩为宗,砸、扣、裹、带、封为系。下肢有勾、拦、扫、弹、踢。散手技击时,先以弓马腋勒式抱门护身,尔后展开斗手破对方行门击之。讲究远七步,近贴肩,非远非近走缠环。近贴肩时又讲究:走着打,打着走。拳不空挥,手不空归。出手有压随挑,有冲随滚,有劈随架,不扣即搂,不刀即裹。贯穿出手意引手,引手为破手。先破后打,以打破拳,破打并行。歌诀曰:上打鼻梁下打裆,左右两胁中胸膛。脚踢一阴反一阳,正面顺步把脚䠀。勾挂连环双双使,后腿蹶子把人伤。遵循低搂中来截,手动足凑身相随。短手破长手,进手攻无根。合手适开,开手急合,有封有闭,式式抱门。乃为翻门技击之精髓。素有八翻子六合手,彼是神仙也难走的赞言,名噪武坛。
翻子拳无论在单式,套路上或是在散手技击中,都有它的独到之处,是我国武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深受人民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