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建勋
1987年10月4日至10月10日在武汉举行的国际业余拳击邀请赛中,苏联和民主德国作为欧洲强队参加了八个级别的比赛共获得—一冠军一亚军就他们精湛的技艺提出个人的看法。
一、良好的素质和体型
欧洲选手良好的专项素质令人赞叹不已,无论是大级别或是小级别的三个回合紧张剧烈的搏斗中,终始保特着良好的竞技状态,甚至是越战越勇,越打越好,没有发现在第三个回合的决战中出现体力下降、反应迟滞、拳速变慢,步伐不灵的现象,这无疑是上乘的专项素质保证了其竞技状态的正常发挥。
从体型上看,也没发现因要求高度而出现“豆芽”式的体型,也没有因追求力量而似举重运动员一样肌肉隆起,无论高个矮个,体型都很匀称,这清楚地表明他们在专项素质的训练中注意到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从而塑造了适合于从事这项运动的体型,保证了技术的正常发挥。
二、步伐灵活运用自如
在10月6日晚进行的90公斤和91公斤以上级的比赛中,两名苏联选手(安乔洛基泽和阿·普洛佳尼什尼科夫)出场,人们都认为他们体重大定然移不灵,但出乎意外的是他们的步伐移动十分轻快,在不到10秒钟的时间里就在移动中寻到了适当的距离,一个出右摆拳,一个出上钩拳,双双把对方击倒而胜,60公斤级的民主德国选手安·苏洛夫以及51公斤级的苏联选手阿·弗里波夫,他们步伐的灵活、迅速,实可和芭蕾舞演员相媲美,令人看了觉得是艺术享受。和其他运动员相比,他们站位较窄,移动起来随心所欲拳到脚到,一拳一步,协调非常。阿·弗里波夫和日本北川龙生之战,“阿”之取胜,与其说是拳不如说是脚,“北川”步伐已十分灵活,但“阿”更灵,只要“北川”一出拳,他看准来势,向后或两侧移动后,随即迅速上步,趁对方回拳之时从各个方向给以回击,几平拳拳命中。民主德国选手安苏洛夫对中国徐睿之战,小徐因身材较矮而采取步步紧迫的战术,但安·苏洛夫步伐灵活,始终在移动中保持着适当的距离,并在移动中步步出击而占上风。值得一提的是欧洲选手运用侧闪步十分成功。侧闪步比起后移更利于防手还击,更能迅速占据有利位置。掌握主动。
三、出拳快捷、多变
欧洲选手无论真、摆、钩拳,出拳速度都极快,他们发拳时,全手放松,动作高度协调,出拳没有预兆,进线攻,退线打,移动中亦能出拳,出神入化,令人防不胜防。10月8日晚“60公斤级半决赛”民主德国选手安·苏洛夫对朝鲜孙文镇的比赛,安·苏洛夫出拳之快令人震惊。据行家估计他出拳每秒达八次以上,孙文镇是朝鲜名将,但在苏洛夫快捷准确的左右直拳攻击下,在第二个回合便俯首称臣了。在第二回合中曾出现这样精彩的场面,孙文镇把苏洛夫迫入台角以求近身一拼,然苏洛夫虽处不利,但他在0,5秒内连发三个后手右直拳,又快、又准、又重,拳拳命中,这时全场掌声雷动。亦是在10月8日晚,第八场71公斤级半决赛中,泰国的恰·贡哈对民主德国的托·施密茨,恰·贡哈善打近战,其抗击能力之强,可说是全场之冠,无论对方如何打击,他从不后退,一旦接近对方就发出连珠炮般的钩拳,其上钩拳又准又重很有威胁。锣声一响他便含胸收腹,双手护头向施密茨逼去。曾在美国获世界锦标赛第三名的施密茨,就在贡哈的紧逼中远打直摆拳,近打横钩、上钩拳,在第一个回合中据不完全统计就击中贡哈60拳以上,恰贡哈,抗击力再强,·亦经不住这样频频的打击大会从安全起见强令中止了比赛。另一欧洲强队苏联队以其出拳力度大,在比赛中独树一帜,这次的比赛中,他们就有四人次击倒对方而胜。欧洲拳手的技术可以归纳为快、准、重三个特点,而他们在快、准、重上有所侧重,东德在快、准上占先,苏联则在力度上欠长。
欧洲选手节奏性强。拳击技术动作是节奏十分鲜明,他们能打即打,不打即退,轻、重、缓、急,泾渭分明。无论对方采取何种战术,他们都能从容应付,从不慌乱。他们审时度势,有时轻叩,有时重击,不打时轻松自然,打时紧张激烈,突出体现了拳击的艺术性。
科学的呼吸
初学拳击者一开始便会受到告诚:“不要用口呼吸,要咬紧牙根,以防下腭受伤。”但在剧烈紧张的搏斗中由于体内氧的增加,拳手们便自觉不自觉地张口呼吸,欧洲选手在比赛中绝少开口现象。这是因为他们每出一拳即由鼻用力呼气一次,你可看到他们出拳之时便会听到清脆的“嘶声,有呼必有吸,呼得多吸得亦多,可以减少氧债,保持体力,另外还可迷惑对方,即有时出声不出拳,有时出拳不出声,使对手难以捉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