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戚建海
太极拳系我国古老的一个拳种。至今广为流传,不但深受国人喜爱,也日益为外国人重视。说到太极拳,见诸于杂志书报的,多为陈式、杨式或者吴式、武式、孙式等派。鲜见有介绍和式太极拳者。而和式太极拳,有其独特的风格,轻灵圆活,自成一派。自河南温县赵堡镇传出,不但流行于河南,且广为流传至西北诸省及河北、成都、上海、广州、温州等地,瑞士、美国习者也日多。
在绚丽多彩的太极拳百花园中,和式太极拳有其显著的特点。
第一,拳架七十二式,式式皆为立式圆圈,走立式圆圈是此拳的核心。整个拳架是由大圈套小圈,小圈连大圈,以及由顺圈、逆圈组成。以身言之,有手圈、肘圈、肩圈、胸圈、腹圈、胯圈、足圈、丹田亦转圈,此乃一圈一太极。赵堡镇人称此拳为“圈”。
第二,拳架的编排与演练遵循三直、四顺、六合和意贯四稍等规则。三直即:头直、身直、小腿直;四顺即:顺腿、顺脚、顺手、顺身;六合即: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膀与胯合,称为外三合,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称为内三合:四稍即:牙齿为骨稍、舌为肉稍、发为血稍、毛孔为气稍。
第三,拳架体现了轻灵圆活、舒展大方的风格。演练时步活圈圆,如环无端,无明显发劲动作。套路中贯穿着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之太极原理。套路学会后将逐步加圈,在不改变套路的原则下,由简到繁,以至极为复杂,逐步提高技巧难度。如连续演练数趟,一经起动,傍人观之,只见画圈,确找不出头与尾,犹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第四,速度较快是和式太极拳又-一个特点。其它各式太极拳,通常练一趟,需要十二分钟至三十分钟,而和式太极拳练一趟,只需四至八分钟。时间短,效果好,这也是青少年喜欢此拳的原因所在。青少年及强壮者还可取低架,将速度适当加快,将迈步腾挪改为蹦窜跳跃动作,可连续演练十数趟,虽汗流布身,但气不急喘:中老年人及体弱者习此拳,将开展的大架改为紧奏的小架,速度可适当放慢,同样能强身也可获得技击之艺术。
第五,在技击上擅长“拿”、“跌”、“掷”、“打”“靠”诸艺。由于各种擒拿和反擒拿动作均编排在套路中,因而和式太极拳擅于“擒拿”和“反擒拿”。“靠”是和式太极拳另一个特点。前辈名师郑伯英与人推手,以“靠”击人达到运用自如、炉火纯青的地步,用“靠”将对方击出丈许,而自己仍然身立中正。素有和家“靠”之说。在推手方面,以二人定步推手,练拥耀挤按功夫,更注重活步推手(顺势上、下步),练採挒肘靠等功夫。
第六,在教学上,对学生要求极为严格,极为重视基本功和单式练习,一式未学好,不教授二式。单式学好了,连贯起来,七十二式自成一体。单式尚可左练右练,灵活多态,奥妙无穷。一般一年左右才能学完套路,这是为拳架打好基本功的关键。
和式太极拳历代传人皆遵先师言教,仅亲传口授,不轻易外露,故著述甚少。笔者不揣冒昧,简介和式太极拳,以奉献给太极同道,如有不妥,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