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要使阴法,
嘱君牢记下。
《剑经》
一总决歌,
阴阳要转,两手要直:
前脚要曲,后脚要直。
一打一揭,遍身著力;
步步进前,天下无敌。
一总决歌,
中直八刚十二柔,
上剃下滚分左右:
打杀高低左右接,
手动足进参互就。
总决歌,
刚在他力前。
柔乘他力后,
彼忙我静待,
知拍任君斗。
一一总决歌,
视不能如能,
生球莫临敌。
后手须用功,
遍身俱有力。
动时把得固,
一发未深入。
打剪急进凿,
后发胜先实。
步步俱要进,
时时俱取直。
更有阴阳决,
请君要熟识。
经过点校、对照,这两本书中所列的功决只有十三处不同。共分为六大类。其一流传笔误共四处,如把接写成搂,把剃写成刺,把功写成劲、把能写成前等。其二流传音误共一处,如把剪误为前。其三意近字异共一处,如把凿写成攻。其四意同字异共二处,如把谏写成疏,把著写成着等。其五意同述异共五处,如把进前写为前进,把“更有阴阳法,请君要熟识”写成“更要使阴法,嘱君牢记下。”其六只有一处意思相反,把“一发未深入。”写成“一发皆深入。”从总体看,俞大猷自万历丁丑年(1577年),“复授之《剑经》”给少林寺僧宗擎,至今已过去400多年了。其功决几经流传,有几处笔误,并不奇怪。但是,它所表达的基本精神依然能看出它源自俞大猷的《剑经》无疑。再说《剑经》又是正式刊行的最早载有上述功诀的版本。这也是证明今日少林俞家棍,乃是当年俞大猷所传的证据之二。
至于《少林棍法大全》中所列功诀之四的后半部,明显少于《剑经》所列的技法,这也不奇怪。流传数代,代有增损,但其总步目相同。这同样可以作为证明俞家棍为俞大猷所传的证据之三。
第四,《少林棍法大全》所列俞家棍的动作图解共十四势。其总数和《剑经》同。只是《剑经》第一势为扁身中拦势。《少林棍法大全》列为第十四势,各为扁习大棒势。其实图解法同。至于《剑经》中的直符送书势、大顿势、齐眉杀势、上剃势、下接势,《少林棍法大全》写成直符医书势、大剪势、肩齐杀势、上梯势、下按势等。其实两者图解均同。这也是证明今日少林俞家棍,乃当年俞大猷所传的证据之四。
综上所述。目前,少林寺的俞家棍,乃是明代泉州人俞大猷回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