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十三势体用原理初探(二)

“粘”一就是粘贴的意思。彼进我退,彼退我进。彼浮我随,彼沉我松。丢之不开,投之不脱。如粘似贴称作粘劲。

“随”一随者从也。缓急相随、进退相依。不即不离,不先不后,舍己从人,量敌而进称作随劲。

“不丢顶”一丢者离也,顶者抵抗也。即不脱离,不辗先,不落后,不超过。

十三技法必须在长期的实践与练习中才能掌握。总之,过去前辈们在创造太极拳时,首先有了时间、空间、方向和位置的设想。十三势的制定无处不充满辩证法的思想,它假定人处在中央的位置,以八门五步十三势的设置合理周密,运动攻守照顾全面。所以,太极拳用中国古典的易学中的时空观科学地解决了攻守对抗的矛盾。

太极拳易理九宫练劲图的洛书太极图是以图示的方法揭示练劲原理:

洛书太极图

乙图中顺行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挨次连三方,为天地体数。甲图中逆行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隔次连三方为甲子用数。拳家缠丝精法所走的劲路与图中所示相仿。右仰手与左俯手相向如抱。右手在下,从一向二向三向六行走。头领两足,从九向八向七向四行走。四六同向五扭缥猛力一抖,气结中宫。左仰手在下,从一向四向七向八行走。头领两足,从九向六向三向二行走。二八同向五扭缥猛力一抖,气结中官。左右扭缥,落点时,头手足皆成一二三或一四七矩折三角形。如果兼带俯仰伸缩法,规矩才能完全合一。

久练纯熟则起落进退,旋转自由,而轻重虚实,刚柔并发。到此程度才能认识到拳中的太极奥妙。学习太极拳应细细揣摩甲乙两图。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此实与《洛书》之理雷同。丙、丁两图是以行拳逆顺缠丝劲法操练所用,练习松活弹抖,顺逆缠丝内劲的单操功法。它使用左右对称(一反一正)的抖劲手法。它的中宫原理的五就是丹田。气结中官就是丹田内转,气沉丹田、聚气丹田,意气潜转的发劲方法。通过洛书太极图将陈氏太极拳内功单操练劲手法的陈家世传九宫劲法(即拿住丹田练内功的技术),以及意气潜转,丹田内转的方法表现得淋漓尽致,确是太极拳的精髓所在。

为了进一步以易理阐述时空动静,阴阳逆顺,虚无自然及五行生克制化的原理。根据多年练习太极拳的心得特绘制二图一一五行八卦九官图解。供太极拳爱好者及同道们参考。由于水平有限,定有不妥之处。诚望同道们和老师们斧正。

太极拳术十三势(八门五步)五行八卦九宫图解

八门、八卦、八方(四正四隅)。即:掤、履、挤按,探挒肘靠八法、八劲也。五步五行、五方(东南西北中)。即: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金木水火土是也合之则日十三势也、在外为形,在内为意,在体为经络穴窍,在方位为九宫。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