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家拳的技击特点

万月

笔者在《武林》1990年12期上发表了《巫家拳初探》一文,对丛家拳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巫家拳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技法精妙,现将巫家拳的技击特,点再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巫家拳的五大技击特色。

①攻击要害,一招制数。巫家拳的绝大多数动作都犀利很毒,攻击手法及动作不离对方的要害部位,从对敌的观念来说,使对方的肢体受到伤残,使攻击迅速奏效,使对方不再有抵抗的力量。这种技法似抽实巧,即使来能成功,亦能迫使对方撤回对我的攻击动作而回手救援,一举而两得。因为眼晴是任何款硬功夹都练不到家的薄弱环节,所以在攻击要害时,不管是真手还是假手,眼晴是重要的攻击目标。另外,裆部、咽喉、心窝等处也是攻击的重点。正因为擅攻要害,举手不留情,所以巫家拳师在与人相较时,干脆利落,往往一过手,少则二三手,多也不过八九手,胜负即见分晓,发手即倾全力击打要害,毕其功于一击,一招制敌,而不象有些拳法那样,拳来脚往,大战三百个回合还难有胜负之分。

②桩功为基,惯使冷腿、暗腿。巫家拳以桩功为其筑基功夫,名曰肿剪桩。此桩主要练身法、步法,寻求进身发力之法。久练不极,可增强腿部力量,稳固下盘,涵养内气。其桩法定式为:两脚前后站立,前脚脚尖向前方,后脚外摆,脚尖朝前外方。两脚左右距离与肩同宽,前后距离比肩稍宽,两腿屈膝略蹲,十趾抓地,重心稍偏后脚。要求猴胸龟背,束档夹腿,提肛收腹。此桩势容易向前后左右移动,所以它在套路中和在技击的对敌姿势中,都是基本的步法。巫家拳的步法正是以肿剪桩为基础,故技击的进退攻守自如,出入有门,进退有法,避实击虚,乘隙而入。巫家拳之所以素以“腿法精怪”著称,是因为它惯使冷腿,善发暗腿,常在步法中夹以斗腿、踹腿、吊腿、铲腿、抬腿、勾挂腿、窝心腿、连环腿、穿背脚、明尖脚等腿法,短促冷暗,多击下盘,出腿迅猛,手脚并用,无形无迹无势可循,势如奇兵突袭,使人难以防范。

③“周身无处不是打”。巫家拳充分发挥人体各部之技能,头肩手肘臀胯膝足周身八处(称“八风”)都可打人,可生化出头砸、肩靠、手打、肘撞、臀胯双击、膝顶、足踢八类打法。值得指出的是,巫家拳在使用八风打人时,并不是牵强附会和故意使用某一部分,而是很注意各部分的互相配合。临场应敌时,周身八处的八类打法互相配合,综合应用,便能根据实际情况,手押肩出,手落膝起,脚落肩到,手到脚到…发出极强的杀伤力,使对方难以承受一击。

④以静制动,后发先至。巫家拳一般不主动发招,它认为,在对方发招之中,正当全劲之时,应避其锋芒,不可妄动。制敌的最好时机是在对方出手进招刚刚启动尚未发出全劲的时候。这个时候对方已在运动之中,来势已成,不可逆转。我若于此时向对方发招进身,使对方来不及变化,我便能占得上风。或者在对方一招攻来,劲力已尽,此时旧力已过,新力未生,我若于此时击其于半疲颓势之中,对方必然回救不及,没有逃脱变化之余地。我便能于瞬间将其制服。例如“将军捧印”一势,对方以拳(左或右)向我胸前冲打时,我只需略曲臂上抬,消掉对方的纵向冲动,后趁对方旧力已过新力未生之时,再直臂进掌,乘虚而攻击对方要害,对方即难以逃脱…这样以静制动的技法在巫家拳中占主导地位。凭借这种技法,就能以逸待劳,以守为攻,以最小的体力消耗来赢得最大的战果。但是,如果对方也不主动发招,则我或采取引手,诱使对方发招;或采取逼吸,趋步近身,迫使对方发招;或采取探手,试探对方的虚实,顺着对方的变化而发招。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主动进攻。

短打、近攻、连击,以短制长。巫家拳门户紧,架式紧凑,有“拳打卧牛之她”之称,栽击时动作幅度小,属短打之列,以近身短打为主,以短制长,不主张放长打远。在手法上肘不离肋,手不离心,攻守时尽量采用最佳路线、最短途径。动作小巧紧凑,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巫家拳擅用八风击人,而只有近拢对方,才能发挥八风的技法,也只有近拢对方,才能利用身法手法等发短助,将对方打出,以短制长,所以巫家拳是以短打近攻为最佳手段的,拳谱称之为“贴身贴进,以静制动。”巫家拳的劲力爆发强,动作连贯,正与“不招不架只是一下,犯了招架便是十下”相合。对方不接招则已,一旦接招,便一招连一招,一势扣一势,连环叠击,快而不乱,活而不滞,引上打下,防不胜防。

总之,巫家拳是以桩为基、以劲为本、以快为上、以活为主、以巧制胜的拳术,风格迥异,独具特色,是武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