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光路
鲁迅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文学家。他和武术、气功之间有过什么关系?关于鲁迅的评介文章甚多,却少有论及于此的专文。
本文在这方面稍作论述,或许对鲁迅研究及武术史研究方面都有一定意义。
一、鲁迅作“杂感”反对“保存国粹”
鲁迅(1881一1936),作为近代最有影响的文学家、思想家,虽属“文人”范畴,却和武术、气功也曾有过某种联系。
“五四”运动时期的鲁迅,是鼓吹思想革命和文化革命的激进战士。此后,他在小说创作的同时,还写了不少杂感,直接剖击社会弊端、激烈地反对封建和反旧传统。当时的社会背景是:辛亥革命后虽成立了中华民国,却没有根本动摇统治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意识形态。这种封建旧思想、旧传统依旧形成一种强大势力,以排斥和抗拒外来思潮及进步思想。社会上遗留下来的许多旧现象触目皆是:尊经复古、崇道劝孝、尊孔读经,甚至以儒家名人鼓吹参禅养性而大做其迎尸拜蛇、扶乩炼丹的法术(如“同善社”之类会道门)…鲁迅对此深恶痛绝,认为:“幸存的古国,特着固有而陈旧的文明,害得一切硬化,终于要走到灭亡的道路。”(《出了象牙之塔·后记》)尖锐而激烈的社会批评成为鲁迅早期杂感的特色,“国粹”和旧文化是他主要抨击目标。鲁迅说他的杂感“有的是对于扶乩、静坐、打拳而发的;有的是对于所谓保存国粹’而发的…”(《热风题记》)“国粹家”觉得“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即使无名肿毒,倘若生在中国人身上,也便‘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国粹所在,妙不可言。”(《热风·随感录三十九》)鲁迅反对旧文化、旧传统的立场很坚定,激昂宣称:“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华盖集》)。
于是,作为国粹的静坐养生法就成为鲁迅“随感”中嘲讽的一个目标了。
二、提倡“静坐”养生的因是子
民国初年,中国出现一位因练功而有极大影响的人物蒋维乔,别号“因是子”。
这位因是子是江苏省常州人,生于清朝道光十一年(1827年),出身于书香门弟。他幼年体弱多病,用他的话说是“自幼多病、消瘦骨立,父母虑其不育。年十二即犯手淫、久之梦遗、头昏、腰酸、目眩、耳鸣、夜间盗汗…百病环生。”他也曾“百般求治疗之法”,皆无效验,于是在20岁以前就开始研究静坐练功法,一连坚持了十八年,“不特病疾竟穆,而精神日益健康。”后来他读到日本人冈田虎二郎、藤田灵斋等著的《冈田氏静坐法》、《藤田式息心调和法》等书,又听说这些书“风行一时,重版皆数十次”,那两位日本气功师的门徒万万千千,影响甚广。因是子先生遂慨然浩叹道:“是我国固有之术也!”他认为冈本和藤田所倡导的静坐法并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也是根据中国古代医学、养生、武术等理论而写成。但是日本人能运用近代科学的道理来解说静坐法的道理方法,不含神秘色彩,却是值得中国人学习的!因是子先生又慨叹道:“察吾国民间习尚,凡一切学术以及百工技艺,苟有超绝恒理者,往往自视为秘法,不肯示人”,以至中国许多绝技都失传了。而我们东边的邻居则不是这样,“凡得一术,、必共同研究之,其结果远胜于我,我国且转而取法之矣”。比如明朝末年中国武师陈元贺流亡日本,向一些日本人传授了中国武艺。结果日本人据此加以研究而丰富,遂成了当今日本国技“柔道”,而中国的摔角技艺仍然如故,停滞不前。因是子先生接着啼嘘长叹道:“我国之拳术如故也!内功粗者可以祛病,精者乃可成道。然亦以自秘之故,不肯共同研究。彼国人自大学讲师、学生等人,老幼男女起而学静坐法,且学校列为课程,大学生有联合组织静坐会者。嘻!何其盛欤!而我国人则何如也夫?因自秘之故,颜于失传,亦可叹矣。”
这位因是子先生遂奋而著书,写了一本《因是子静坐法》,于民国三年(191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他的这本书一扫神秘怪异之谈,“而以心理、生理之学解说之,凡书中之言,皆实验所得”。此书问世后,受到各界人士极大欢迎。据因是子自己说:“书出版后,购者络绎不绝,近如各省,远至南洋,无处不有学习之人”、“此书行销数十万册”。因是子先生也被聘到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以及江南各地学校演讲“静坐法”,影响很大。
这位蒋维乔民国初年曾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秘书长,后任北洋政府教育部参事,也是“那班教育家”(鲁迅语)之一加上他又竭力提倡“国粹”之一的静坐气功这自然成了鲁迅《杂感》中的一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