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育英才 无私奉献—记山东师范大学李成银老师(一)

鲁体

李成银老师双眼炯炯,神采奕奕,思维敏捷,温文尔雅。骤看似是20几岁的模样,那知竟是年近“不惑”,在省内武术、气功界颇负有盛名的中年园丁。20年前,李成银领到北京体院的毕业证后,就登上了山东师大的讲坛,十几年如一日地勤栽桃李,灌溉耕耘,为全省各地培植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工作一丝不苟,锐意开拓改革,治学严谨,实事求是,热情正直,办事认真,诲人不倦,有求必应。在山东师大校园内外,一时传为佳话。

一、立足本职,以躬垂范

十多年来,李老师一直战斗在基础课教学的第一线。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雷历风行,以身作则,以严格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而著称全校。他上课比学生来得早,下课比学生走得迟,坚持课课对学生考勤。遇到有缺课的同学,主动找上门进行补授,对那些偷懒不补课的同学,他决不允许考试。由此,他有了个“白脸包公”的浑号。李老师在上课时对学生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不准随便说话和乱动”。起初,同学们对此十分反感。然而,李老师却说一不二,并且做得非常“绝情”,以致有些同学叫苦连天地说:“在李老师的课上,人人都成了被集训的仪仗队员,比部队生活还要严格。”武术课教学主要是武术动作的领教,这对于从小苦练武术又有着十几年教龄的李老师来说,可谓驾轻就熟,但,李老师却严于律己。不仅每天早晨坚持练功;而且每堂课都认真准备,写好教案,并坚持课后总结。

玉不琢,不成器。李老师的严格要求与对学生的爱是紧密地联系一起的。冬天朔风怒号,学生怕冷不愿起床,他亲自跑到宿舍去叫;夏日骄阳似火,他让学生在树荫下列队,自己头顶烈日授课。为了照顾那些基础差,学得慢的同学,他每天早晨都在固定的地方为他们“开小灶”。对一些偶然受伤的同学,他买了水果补品,亲自去医院探望照顾。充分体现了他为人师表,爱生如子的亲切关怀。

李老师以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来要求自己,不因自己的私事耽误上课。刚入学的新生不了解他的性格,有时看着窗外浙沥的小雨,悠然聚在宿舍躺在床上,都认为不上课了。没想到李老师竟然找上门来,“大风大浪中才能锻炼出好水手,这点小雨算什么。快,我已联系好了学校大礼堂”。这富有鼓动性的语调,那一身湿淋淋衣服所显示的师德形象,同学们哪能躺得住呢?人非草木,谁属无情;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莘莘学子,逐渐明白了随李老师上课的特殊纪律:小雨当没雨,大雨找地方。

李老师始终注意教书育人的潜移默化,经常以民族英雄的故事,提高学生练武的积极性和爱国主义教育。此外,还经常与学生促膝谈心,启发和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思想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同学自豪地说:我们生活中,到处都有李老师的影子”。大前年的学潮动乱时,李老师排除各方面的干扰,每次上课都一遍又一遍地去宿舍里喊学生,坚持教学制度;并旗帜鲜明地对那些头脑不冷静的同学进行了批评。结果,随李老师上课的学生,极少被卷入学潮,同学们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了脚跟。

李老师不仅是位武术家,还是全国颇有知名度的气功师。但他从来不象某些气功师那样借宣扬气功的神秘性来炫耀自己,或趁“气功热”之机大发横财。他最早提出了“反对气功宗教化”,“反对气功的商品化”的主张,给“气功万能,包治百病,呼风唤雨”论者以有力的揭露和抨击不遗余力地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解释气功的种种现象,用最朴实的形式去传授气功功法。

宝创锋自磨砺出,李老师的心血没有白费,他教出的学生大都以品学兼优而受到各地的欢迎。十几年来,仅业余随他练武术的学生,就有23名考上了研究生。

二、勇于开拓,教学有方

李老师十分重视教学方法的运用,他认为,师范院校所培养的目标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民教师。一个称职的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师德,并且要精通业务,善于运用。基于这种认识,李老师大胆探索,创立了许多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让同学们在大开眼界之下,既懂得怎样去学,又明白了如何去教,提高了适应未来工作的能力。

李老师更善于狠抓“双基”教学,他认为,基本技术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是练好武术的基础,又是武术教学的关键,只要手形中的拳、掌、勾,步形中的弓马、朴、虚、歇、手法中的冲拳、推掌等掌握好了;武术套路也就轻而易举地臻于水到渠成。如果忽视了这些基本功,即使学生学会了套路,动作也难以做到规范化。因此,他在授课中,基本功和基本技术的训练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起初青年学生由于好高鹜远,急于求成,对基本功的训练不以为然。为了减少同学们因基本功训练的枯燥而带来的消极情绪,李老师反复讲述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还采用集体练习,分排观摩,独立练习等多种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充满了生动活泼的气氛。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