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气功与太极拳的异同(二)

松,首先要求体松,体松气自顺,周身筋骨、肌肉、关节、韧带、五脏六腑全部放松,自能达到“气遍周身不少滞”。气功与太极拳所要求的松,都要求松而不懈,弛而不张,不是让身体无原则的松软。习练太极拳首先是从松字开始,由松至柔,柔极至刚,刚极至柔,最后达到刚柔相济的境界。气功则是自始至终都不离开一个松字。首先在意念的导引下,从头到脚开始向下依次放松,至脚指为止,其中也包括五脏六腑的放松。气功与太极拳的松是指形体和精神上的放松,而且精神上的放松尤为重要。精神上心理上的不放松,就根本无法导致形体上的松。只有精神和形体都放松了,气血方能畅通,真气才能在体内结丹而达到养生长寿的锻炼目的。

静,指意静。意静则神舒。神是生命的主宰,在意静的前提下,才能发挥神的自然本能,来调节肌体的内在功能适应外在环境,以维持生命的正常活动。气功与太极拳在练习过程中,要求松静自然,排除杂念,意念集中,用意念来引导动作,外导内行,才能练功修身。拳论中云:“一动无有不动,一静百骸皆随”。静可使人的全身毛孔张开与大自然相通,上接天气,下连地气,内外气机相通,达到勿物、勿我,从而进入一种人们以意追求的心静体松乐陶陶的极乐境界。意静,才能修身养性,否则练习太极拳与气功,都只能是空谈而已。

第五,气功与太极拳在对人类的健身、防病、治病、养生作用上是一致的。

太极拳运动在我国人民长期锻炼的实践中,已被无数事实证明,它是一种合乎人体生理、运动心理、运动医学的运动。它和中医理论中的阴阳学说原理相吻合,可以起到健身,养生、祛病延年的作用。它在我国诸多健身功法中,享有很高的声誉,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气功亦如此,在我国已被数以万计的人所接受,人们走向了花园、公园、绿茵、练功场,受益者不计其数。太极拳和气功基本相同,就对人类的健身、养生作用来说,现简言如下:

(一)改善、调整人的神经系统功能。(二)改善人的循环系统和血液系统功能。(三)改善呼吸系统功能。(四)改善消化系统功能。(五)改善内分泌功能。(六)改善肌肉、骨骼功能。(七)改善人体的免疫功能。

二、气功与太极拳之不同:

第一,追求的目的不同。气功锻炼的目的,除了防病治病、健身之外,其主要追求是延年益寿。

太极拳运动追求的目在于它的健身、防身和实用技击技巧作用。到了近代又在追求防身、技击的基础上,也追求延年益寿的目的。其旨在于说明它的一招一势都蕴含着进与退、攻与防的实战意义,每一招一势都含有阴阳;在于说明它在科学理论上,与中医理论中的阴阳学说相吻合。太极拳运动,外操松柔,内含坚刚,求松柔之于外,内气充实之坚刚于内(即下丹田和命门),久而久之,自得内之坚刚,非有心之坚刚,实有心之松柔,极松柔练出极坚刚。欲达此种目的,须在太极拳的习练过程中,循规蹈矩,持之一恒。天长日久,练至功夫上手时,由松入柔,和柔成刚,刚后归柔,刚柔相济,不用力而自然沉重。太极拳名师与敌交手时,则表现出又灵又捷,变化无端,内有虚实,阴阳之变换,外不见其形,手到功收,未中之先劲,即中之后劲,惟中肯之顷,疾如闪电,一发便收,敛气凝神,毫不费力,若阳劲以刚胜,阴劲以柔胜,如大风过处,百草俱偃。在技击实用上则达到了刚柔相济,松活弹抖,周身处处皆太极,一动一静俱浑然,“轻如杨花,坚如金石,虎威比猛,鹰扬比疾,行同乎流水,止侔乎山立。进为人所不及如,是亦人所莫名速。”的高深境界,就能充分地显示出它的防身实用技击、技巧、技术上的御敌作用,所向披靡。当然,在主观上追求实用技击时,客观上也起到健身、延年益寿的作用。就目前而言,有些人追求太极拳的实战技击作用,有人则是注重于健身,防病、益寿延年。

第二,在意念锻炼上的不同:气功在其自身炼养的过程中,特别强调的是调神练意及调息(呼吸)、调身(姿势)、调心(入静),这一原则的目的是培精育神,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记载,在上古时,就有了根据天地阴阳的自然规律发明的吐纳调气术,强调吐纳调气。这就要求练功者,在练习过程中,精神上放松,安闲清静,没有杂念。这样,才能“恬谈虚无,真气从之。”真气就能顺从地在人体内运行,并通过三调的锻炼,加强对人体的经络气血的调节,从而疏通经络,培补元气,扶正祛病,进而逐步达到“致虚极,宁静笃”的内练意境。若在这种意境中能保持心境的清明,灵台无染,就可以促进整个机体化入于圆融不滞的运动状态,就勿需求助于外,端在内修,从自然生理之中捕捉信息,在顺乎自然之中求自然。

综上所述,气功在意念锻炼上的有为,是追求无为,而实则是为追求“无为而无不为”的“虚空”境界。练功者通过气功的三大要素和各种设法、调意,来抛弃人世间的一切烦恼,达到空心明性,实现最终的理想无为的虚空仙境”。

太极拳运动在意念锻炼上,追求无为、虚灵和空,是为太极拳运动的实用技击御敌而服务的,是为有为而去追求无为。虚灵和空是为实用而创立的。拳论说:“以意领气,心静用意。”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习拳开始,须端正姿势,调整呼吸,“虚领顶劲,气沉丹田“松肩垂肘,含胸执背”,两眼平视,舌抵上颚,摒除一切杂念,处于一种无思无虑的状态。心静气和,方始练拳。拳势即动则全神贯注,不断地用意来指导每一动作的正确性,连贯性,圆活性,并在内部与外形的开合、虚实和旋转变换上,追求“上下相随,内外合一”,“行似流水,连绵不断。”意到气到,气到力到,动则合法,静则合意。在意念的作用下,外导内行,精神贯注,心中无一物所著,一念无所思,穆穆皇皇,浑然如大混沌无极景象。在此意境中,由松入柔,由柔成刚,刚后归柔,刚柔相济,非有心之坚刚,实有心之松柔,极松柔练出极坚刚。太极拳外似松柔,内则实含坚刚,其练功过程是为了有为而追求无为,无为而不为,无为是太极拳欲练至高深境界的必经之路。

另外,气功与太极拳在古代术数方面,宗教方面也有不同的地方,在此不做详细的说明了。

豫ICP备19006514号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发邮件至:419017772@qq.com,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error: Content is protected !!